故事的開始就注定了是悲劇,主角錯誤地繼承逝者的信仰與偏見,糟糕的是還很沖動、有煽動性影響力。
結尾的絕望大概是仇恨冤冤相報無休無止,如果最后的兇手戲劇性地恰巧是主角獄中好友的兄弟呢?鴻溝仍然存在,仍然難以跨越。
諷刺的是監(jiān)獄中的白人雖然抱團取暖、鄙視有色人種,但歧視非常有選擇性,有利可圖時也合作交易。小憤青男主追求純粹極致的信仰——種族歧視就應該敵對、老死不相往來——反而成為異類被白人嘲笑、修理教訓。
歸根結底是種族歧視者覺得利益被侵害了
“我殺了兩個人,這至今還未讓我覺得平靜”,即使還未平靜,但痞子的內(nèi)心還是依然恐怖。僅看了一遍,卻讓我反復感到理解文化也會讓人變得很脆弱,這是種很奇怪的感覺,類似于安全感在瞬間的缺失和對毀滅的些許崇拜。這是扯淡。不過回憶起在這部中的Edward Norton,當撇去了他在《面紗》和《搏擊俱樂部》中帶給我的第一感覺時,德瑞克的角色就像野獸的拳頭一樣打了我一拳,如同變成良民后包涵的撫慰,都讓我反復的加深著關于這袋檔案的印象。
“德瑞克說文章結尾要用名言...”,丹尼的死比起名言來或許更能表達主題,美國種族問題的現(xiàn)狀還存在著黑暗的延續(xù),片中幾處反映著這種無奈:
丹尼的學校報告那段,稚氣未脫的他是以一副痞樣登場,雙手摸著光頭,顯眼的看到露出的紋身,將國旗當玩具在嘴里咬著,對著也是痞子的黑人囂張的吐煙,他的現(xiàn)狀他的大部分是來自他哥,一種完全的延續(xù)。
在黑白回憶中,他們的父親活著時在一次家庭普通會餐時對德瑞克和丹尼的那番言語透著一種發(fā)自骨髓的種族思想,而那時他們還留著頭發(fā),還認同著學校的教育。當下一代成長時
“美國X檔案”口碑經(jīng)典!正確化解矛盾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