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安東尼奧尼的《紅色沙漠》,我唯一可以明確的是,抑郁癥患者并不想看另一個抑郁癥患者去演繹她的病癥。對所有飽受抑郁癥折磨的人來說,這個世界只分成簡單的兩部分,一個是自己,一個是除自己以外的一切存在,而這兩部分并不互通。
影片講述的是意大利工業(yè)城市拉文納一個罹患抑郁癥的年輕女子的掙扎狀態(tài),她叫朱莉安娜,是一個工廠經理的妻子,本應擁有優(yōu)渥生活的她卻一直被痛苦所纏繞,浩大無邊卻不可名狀,以至于她常常有一些旁人難以理解的舉動和言語。沒有人能真正理解這個看起來有些神經質的女兒
【丟失的物品】——看向某自然景色中的村莊或城鎮(zhèn)時,使最初那一瞥顯得如此無以倫比和不可復得的是:遠景一下子嵌入到了近景里。在此,習慣還沒有發(fā)生作用。當我們開始搞清楚自己所處位置時,這樣的景觀就一下子消失了,就像我們踏進一所房子時,對它正面的印象突然消失一樣。由于常會發(fā)生且已成為習慣的探索行為,那樣的景觀還不具有主導性。一旦我們開始搞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那最初的景象就再也不會重現(xiàn)。
【找回的物品】——那藍色的遠景沒有被任何前景吞沒,而且在你走近時也不會消失。在你走到它面前的時候,它并不顯得開闊和漫長,而只是顯得更嚴密和更具有威懾力。那是畫在舞臺背景上的藍色遠景,它使舞臺形象有了一種無可比擬的特質。
本片被譽為史上第一部彩色膠片藝術片。
這里并不是指技術層面上“第一”,而是指首次有導演將顏色與角色特定情緒聯(lián)結以凸顯影片暗含深意的表現(xiàn)手法。
自此,顏色在視覺沖擊與心理暗示的雙重作用下將電影又向上推進一步。
影片貫穿全片的工廠噪音、被污染的河流、荒涼的郊外、冷清的街道,營造出一個讓人無處可避的世界,這是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之下人類最后掙扎與抗爭的故事。
影片中多次運用大全景的拍攝手法,突出籠罩在巨大工廠下人物壓抑的心理狀態(tài)。
女主和情人與丈夫和朋友相對而視
2021年1月10日想看。昨天我們看完了。描述其中喜歡的地方失去了意義,不如直接抄襲。這個意象和結構也許抄起來很順手:缺乏情節(jié),插入的莫名其妙的隱喻故事。我想也許crush對于我就是這樣的存在:人并不那么重要,他實際上也許只是環(huán)境的一部分。工業(yè)建筑、灰色街道、空蕩蕩的店鋪、情人,所有這些都是女主之外的東西,都是他者、他物。好像明白了G說女主和真嗣很像。今天又看EVA剪輯,什么時候把終看了啊。真嗣沒有長大,但我覺得我也沒法長大。我覺得不僅僅是長大、和解、接受的問題。問題是個人性的嗎
Aldo Grotti領銜,《紅色沙漠》的完全主觀影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0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