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戴眼鏡的女囚犯喊的,他們是藝術家,除了他們自己并沒有傷害過其他什么人。幾個場景都看到他們倆在危機關頭也執(zhí)念于那些電影,這是他們信念的縮影。
這是一部至少需要看兩遍的影片,第二遍看你會把影片前段不是很理解的閃回更加流暢的穿起來,三大主角表演的都很精彩,尤其是飾演瓦倫蒂的演員,據(jù)說他本身的性格和影片里正相反,少言,沉默,但演出來的是那么自然,揮灑自如。
一部精彩的電影。
馬可?圖利歐?吉歐達納 ,^_^,沒想到本片的導演居然就是那部意大利史詩電影《燦爛人生》的導演。那部六個小時的長片,可以說是讓我真切了感受了意大利民族和意大利個人的魅力,我在某年夏天連看了兩遍,贊服不已,覺得可以改名《意大利往事》,完美。
而今導演花了這么長的時間拍攝了這部明星夫妻在二戰(zhàn)結(jié)束即被秘密槍決的故事,自然要捧場。其實對于識貨的朋友而言,根本不用打莫妮卡貝魯奇的招牌,畢竟歲月不饒人,貝魯奇是需要演技撐市面的階段了,之前她和克里夫歐文合作《趕盡殺絕》的時候,就有點慘不忍睹。這次出鏡和奧斯瓦爾多?瓦倫蒂很襯,但是和那位捧紅她的獨立導演從面相上來說就是母子搭配,放這么一位年輕的意大利帥哥,大概是為了照顧下年輕人的口味吧。
故事情節(jié)改編自意大利真人真事,為了藝術需要,細節(jié)有出入,但不妨礙對這段往事不甚了了的觀眾進入那段情境。像這種改編自歷史事件的電影,有些時候本沒有標準答案,作的是導演和編劇共同的闡釋,在政治傾向特別明顯的《刺殺肯尼迪》中,就有類似對往事的主觀解讀;不知道若干年后邁克…
其實這種影片給人非常壓抑的感覺,大概是那個時代就不是陽光的時代,所以如何界限人性是一個拷問心靈的命題,人起源自動物,卻是動物之異形變遷,崇拜人之發(fā)展的無限可能,也可怕與人性的無限變異可怕。所以何謂勝利失敗,蟻斗與大象的戰(zhàn)爭放在誰的天平上來衡量而已。趨利避害的本能去看揭開歷史的傷疤是我少打一分的理由。所幸活在這個時代,有無病呻吟的幸福。
當然,從導演手法以及演員的把握,到氣氛控制到劇本,《瘋》似乎是和法斯賓德的那部無法比較,只是看到最后,總是從音樂里聯(lián)想到《莉莉瑪蓮》。
整體不錯,值得一看。
至少,是最近2年里值得一看的意大利影片。
當此之時,天下者,羅馬之天下,于戲,何其盛也。何圖一旦為北狄所蹂躪。日削月蹙,再軛于回族,三軛于西巴尼亞,四軛于法蘭西,五軛于日耳曼,迎新送舊,如老妓之款情郎,朝三暮四,如畜犬之依豢主。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
國猶如此,人可以堪。
結(jié)尾那個說我們實現(xiàn)正義的帥哥很大牌,竟跑龍?zhí)字嚒?/p>
藝術的歸藝術,政治的歸政治——這片兒看完之后,我就總想到些詭異的東西。
以前泡在歷史論壇,成天和幾個網(wǎng)友討論希特勒,2B狠了就找元首推崇的電影來看。很喜歡Leni Riefenstahl大場面的《意志的勝利》和《奧林匹亞》。
不過貌似她除了這兩個紀錄片外,也就再沒什么別的作品……后來朋友提醒我,納粹一倒臺,也就沒人敢用她拍片子了。
咳,才華如璀璨流星,奈何星落~~
除了Leni Riefenstahl,我又想到周作人——老周的散文我也喜歡,可惜似乎也與前者有相通之處。
你說你干點什么不好???給日本人當官……居然之前還信誓旦旦地寫信給非淪陷區(qū)的友人說“切記北方有蘇武”!
蘇武在北海涮羊肉吃,那是香的;您周老人家在北京吃東來順,想必,是吃不出那個味道的吧?
我承認我沒有覺悟,我的覺悟尚不足以像某些人一樣把“人品和文字”完全分開……
我只能說,也許周作人先生您還是安于搬個書桌寫兩篇字來得比較實惠,跑到別的地方出書賺稿費難道就那么困難嗎?……非要當官兒!看吧!當出毛病來了吧?。?br>李國文寫過本書,《中國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東門犬吠…
瘋狂之血,人是動物之異形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