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戲沒有看完全,僅僅針對劇中的一個細(xì)節(jié)說一下。說錯了隨便拍。
小護(hù)士被四個流氓凌辱之后,其中一個流氓的媽為了掩蓋兒子的罪行殺掉了另外3個流氓,最后被許晴發(fā)現(xiàn)真相之后,媽和兒子雙雙自盡——沒記錯吧?
這里要談的細(xì)節(jié)是,許晴發(fā)現(xiàn)真相,母親講出真相之后,許晴一干人就走了——看到這里我提出了疑問:就這么走了?不抓人了?
事實上劇情的處理是許晴和探長走了之后,母子兩人就自盡了。但這里的情節(jié)處理恰恰反映出我們社會對犯人的處理態(tài)度——殺人償命,但如果是有人殺的是殺人犯,那是替天行道,可以寬恕。如果那是一個母親,為了兒子殺人,則更值得可憐云云。
事實上殺人犯有罪,但殺掉殺人犯的人呢?他殺的一樣是人,不管那個人是否本身就快死了,還是他是個殺人犯,前提是他都是一個人。沒有人有權(quán)力決定別人是否該死。我沒記錯的話,這應(yīng)該就是法律的一個基本吧?有的國家會采用幾個行刑者同時通過按鈕來處決死刑犯(電刑或者絞刑),而不是槍斃。很多死刑犯就算是判刑了,刑前生病也還是會給予治療,都是基于這個前提。
另外對死刑使用得太隨便也是…
我剛看《皇糧》的時候,感覺涼子和《東方紅1949》里面的谷正藩很像。因為兩者雖然有很多不同處,但更有很多相同處——雙面角色,特殊任務(wù),執(zhí)著信仰,陰鷙性格,冷酷冷血,但內(nèi)心深處又掙扎著熾熱的柔情,壞(這個壞其實只是國家民族或信仰立場的分別)而令人同情……
所以當(dāng)我看到?jīng)鲎拥臅r候,第一反應(yīng)是,這是個形象新鮮內(nèi)涵卻未必新鮮的人物——作為最后被正義的一方殺掉的反面角色,兩者有多大的不同呢?。但越看,我越感覺到自己的想法錯了。
原因簡單。一是,不知道編導(dǎo)是不是有意給客串的明星一個更好的發(fā)揮空間,或者要給其塑造的人物更有深度的而非表明化的刻畫??傊覀兺耆梢栽O(shè)想,這個日本特高科的女特務(wù),如果只去表現(xiàn)她的處心積慮接近任務(wù)對象,然后伺機(jī)完成任務(wù),最后被識破走到窮途末路,有何不可?或許并不影響整個劇的效果吧?但是我們看到,劇本安排了涼子不幸的身世,在被真心關(guān)愛后內(nèi)心的掙扎與矛盾,這就使這個反面配角立體感極強(qiáng),令人難忘。二是,桃子的表演更精彩了。這個精彩可不僅僅是靠這個新鮮的日本特務(wù)造型帶來的,而是融入到…
說實話,剛開始只是照著許晴來的。太喜歡她了,以為這就是一個清末民初的愛情劇而已,但她的出場實在是太驚艷了。整部劇層層推理,在北平這一地段,看著各種各樣的打扮和生活方式的冗雜,感覺真的很好。喜歡民國的時候的那些文化。大概是因為有沖突和兼容所以這段歷史和文化才顯得那么吸引人。旗袍也是真的漂亮。
看林家點心鋪的故事的時候想起了《林家鋪子》。很多明星的選角也很到位。覺得非常的棒。就算有些人不是那么美,但表演也是可圈可點。
許晴作為馮雪雁的這一角色最讓我喜歡。高貴儒雅大方又有西方韻味。同時她塑造的這一形象很大程度上將市長夫人的形象架構(gòu)出來。此外,她撒謊和她對婚姻的抵抗與掙扎也正表現(xiàn)了這一接受過西方思想的女知識青年的心理。那個時候的民國的確會有這樣的人物。而費陽的氣質(zhì)也可謂是氣若吐蘭。故事很吸引人,幾個愛恨情仇的小故事伴隨著馮紫町的幫助也一點點揭開陰云。唯一遺憾的是我覺得對家國之仇和馮父還有日本人曾佐等的描述的還是不夠充分,所以收尾有些倉促。讓人有些疑惑有些意猶未盡。
總的來說,看的很暢快,幸好它…
于濱出演,皇糧胡同十九號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