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看完了這部童年經(jīng)典,真的太戲劇化了。很精致,很真實,也很致郁。
劇情如片名,三毛一直在流浪,去到哪里都待不長,結(jié)尾以為找到了親生父親,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認錯了親,還是繼續(xù)流浪了,幸好還有小拉里這個好兄弟和小黑狗陪著。
劇中人物刻畫很鮮明,三毛生命曲折離奇,卻依然保持著難得的善良,讓人看了覺得傻一般的善良,純凈得讓人不忍去褻瀆;小拉里,善于小偷小摸,但是迫于生計,本性善良,對三毛非常的好,很聰明,比三毛更適合在那個環(huán)境下成長。各種小人物的出現(xiàn)折射出現(xiàn)實
三毛是個樂觀、善良、堅強、勇敢、聰明的男孩子。小時候看三毛總是會被他品質(zhì)的美好和社會的丑陋之間的巨大反差所感染,那么好的一個孩子,為什么卻總是遭遇那些磨難和挫折呢?對于那時候的我來說,這部動畫片的劇情非常地怪誕、難以理解,似乎不論三毛怎樣堅守他的良善,他都始終不得好報?,F(xiàn)在再看卻又有了不一樣的體悟,并且從三毛在這部動畫片中所呈現(xiàn)的短暫的生命歷程得到了激勵。
一、三毛才不是窮小子
三毛擁有的東西從來都不多,但是他從來不缺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也總是有余力去幫助他人
《三毛流浪記》創(chuàng)作于解放以前,解放后才逐漸改編成了各種連環(huán)畫、電影、動畫、周邊等等。這和什么別的嘎子啥的解放后才“出生”有著大大的不同,作者張樂平每天面對著活生生的題材創(chuàng)作。張樂平那時候在舊上海也是饑一頓飽一頓,看著上海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流浪兒,用各種笑中帶淚的“笑料”組成了三毛的各種故事,定名《三毛流浪記》。
2006年的這部三毛看上去很“潮”,三毛被懷疑成了流落在外的富家公子,兩個伙伴一個才是真材實料的富家公子,另一個是個小阿飛。三毛如何在堪稱艱難的環(huán)境保持心靈的善良和人性的光輝在這部動畫里被大書特書,還加上了一點誰才是那個流落在外的孩子的懸疑,看著是挺流行元素十足的。
不過就這部動漫而言,它有些上下不靠。如果說它是創(chuàng)作給小朋友看的,沒有一定的情節(jié)鋪墊和背景故事敘述,孩子們很難理解三毛那個時代的邏輯的。如果說是給成人看的,就像安徒生童話那樣“給仍然向往純凈的世界的成年人”,那故事有些幼稚了。三好學生一般的三毛就像小學生里的模范標兵,沒有什么特殊個性而言。
不過這部動畫的片頭曲和片尾曲倒是值…
作為一個動漫新手,長這么大了,也終于能看懂動畫的畫功了,看到這部作品,不吐不快。。
即使是06年, 我國在純動畫畫功上,也一點都不亞于美漫(如:辛普森一家),日漫。
你看這動態(tài),表情,夸張的表現(xiàn),從技術(shù)上來說,哪個比美漫差?這一切都還是新中國之前就有的底子。。
有興趣的去看看張樂平的漫畫原稿,30年代時就是這么設(shè)計的。同比那個時代的美國的漫畫,甚至是20年后才出現(xiàn)的日本阿童木,這畫功這設(shè)計只會比別家的好。
也可惜在這種畫功在技術(shù)性上太強,細節(jié)太多太碎(就比如三毛的光頭
小時候,條件差,當時只是在電視上偶爾能看到三毛流浪記的片段,想看全部內(nèi)容,卻看不到。最近在懷舊,便找到了這部動畫,小時候雖然只看了片段,就能感覺三毛生活的艱難,這次看完了全集,深深感受到了三毛生活的悲慘。他不斷地遇到各個壞人,生活的坎一個接一個,雖然最后他憑著自己的聰明,機智,勇敢,克服了一個個困難,但是,他的經(jīng)歷看了仍使人難過,忍不住地同情他。動畫的最后,三毛好不容易喚醒了自己的“父親”,而且還成功的找到了新的家,剛感受到了溫暖,我以為故事會有一個溫暖的結(jié)局
《三毛流浪記》——所謂的流浪是賡續(xù)地行進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