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看電影都注重電影的哪些方面呢?
我覺得內(nèi)涵很重要,其次是劇情節(jié)奏,再次視覺效果。
這部片子內(nèi)涵很簡單,“相信自己”和“發(fā)自真心”。
劇情也算簡單,就是圍繞Mr.Magorium要離開世界,把魔法玩具店留給女主角。女主角不怎么自信,從她寫鋼琴曲也反映了一點算是一個鋪墊。
視覺效果就可以說很好了,能把魔法和玩具結(jié)合的這么好。就像給大家一次是覺得盛宴,每個人小時候都會有一個玩具夢吧,想不到有一天這些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玩具真的被賦予了最最神奇的魔法有了他們自己的生命,我們小時候的小小愿望就這么被實現(xiàn)了。
我們就是這樣,長大后不再關(guān)心小時候充滿幻想的小心愿,被現(xiàn)實占領(lǐng)的思維中,是不是偶爾可以let some special colorful imagination in?越長大想象力越匱乏的我們,還能找回原來的神奇想法嗎?我們還愿意花一點點時間在魔幻的空間遨游嗎?
我相信每個人心底都有一份童真,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神奇玩具店。
很偶然的買了一期《看電影》,里面夾著《神奇玩具店》這張海報,被那絢麗的色彩,眼花繚亂的玩具吸引了,下了好久后,昨天終于看了。
《神奇玩具店》故事也算簡單直白了,有哲理的話貌似也一堆一堆的,表演也是那么淺淺的,隔層紗一樣。電影怎么也融不要不進那一屋子絢爛至死的玩具里,讓我一度覺得玩具店就這樣灰暗下去也有可能。
是什么吸引了我一直看了下去,甚至還想看第二遍呢?我想,是憶起了那忘卻的童年吧。
昨天有人問我:想想我們的童年,真的很快樂嗎?我愣住了。成人大多喜歡懷舊,不管是20,30還是40,總喜歡跟別人談起自己的小時候怎么玩耍,又是如何的開心,順帶感慨下現(xiàn)下小孩子生活的貧乏。這也成了半生不熟的人之間最快熟悉起來的話題之一??墒?,童年的時候,真的過得很快樂嗎?其實,我們都忘了自己的童年。現(xiàn)在看到的,只是自己一廂情愿對童年的重新粉刷而已。
這部片子,讓我回憶起那早已忘卻的童年。想起那時候那些希奇古怪的念頭,想起夏日午后的白日夢……那時候相信自己會有魔法,相信長大后會去流浪
我實在很喜歡那家亂七八糟充滿各種各樣的神秘玩具的魔法玩具店,還有達斯汀.荷夫曼(Dustin Hoffman)演的那個天真可愛的老頭子…………
是的,它情節(jié)簡單,又沒有什么震撼的特技啊效果啊,可是我就是忍不住這么單純的喜歡,和剛剛看完的呂克貝松的《亞瑟和迷你王國》相比,我更喜歡這一部!
很抱歉,縱使我一直很佩服呂克貝松的導(dǎo)演才華,《亞瑟和迷你王國》又據(jù)說是他一生只拍十部電影的收山之作,甚至是他親自編劇,而且又有大量的3D動畫效果,更甚者據(jù)說耗資巨大,還花了好幾年時間制作…………我卻覺得只是一部鬧哄哄的一群奇怪角色滿天飛的純粹的兒童片,而且,就純粹的兒童片,不是黑色風(fēng)格奇幻電影的角度來說,我也覺得他比《玩具掌門人》略遜一籌。
我懶得花大力氣去仔細分析評論了哈哈,我想,可能一是我對《亞瑟和迷你王國》的期望太高。二是完全是給小孩子看的片子沒什么特別之處(難道3D動畫就是主要特色?)。三是故事主要人物沒有《玩具》這邊的有性格張力
“馬格瑞姆的神奇玩具店”是的,這讓我堅信我自己是對的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