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沃可心
去年的匈牙利電影《肉與靈》榮膺各類提名與獎項的場景依舊清晰,而今年,曾在這部影片中擔任導演助理的索菲婭·澤拉吉(Zsófia Szilágyi)初執(zhí)導筒,拍攝了另一部在戛納電影節(jié)上備受好評的女性題材電影《一天》。這部入圍了戛納“影評人周”平行單元的處女作不僅僅使?jié)衫@得了表彰新人導演的金攝像機獎的青睞,更是在該單元一舉拿下了十分注重電影藝術性的費比西獎。外貌和才華兼?zhèn)涞臐衫ㄟ^這部可能是今年最優(yōu)秀的匈牙利電影,充分證明了自己作為一位新人導演的優(yōu)秀潛質
電影很平淡,也沒有什么明顯的起承轉合,但看的讓人揪心又發(fā)堵。
人到中年,丈夫出軌,三個孩子各自鬧騰的生長。即使夫妻兩個人努力賺錢,但到了發(fā)薪資的日子,也就到了還信用卡和房貸的時間,日子緊巴巴到換個水管都困難,已經將就著用水桶提來倒去接近一個月。家庭還欠著婆婆的錢,又不能給她說自己家有多難,婆婆也是好心叫了水管工上門修理,但賬單怎么付啊,連門都不敢開,只能暫時跟著小兒子爬到桌子下躲起來,電影結束。
她也曾有過夢想吧,或者她現(xiàn)在也有,就是三個孩子健健康康的長大
這部片子至少在三點上是很成功的。
1,在極其有限的時間、空間跨度里,完整地勾畫出一個婚姻中的女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樣貌。既有戲劇化的集中(愛情里的第三者上門和“勾引”),有“定時炸彈”(同事口中預測的云雨),同時主人公生活的瑣碎沒有被抽象掉,而是得到了充分有效的積累和展現(xiàn)(合著三個孩子一天行程的“阻止”的未能實施)。有些地方又用了聰明的暗示來完成時間的流逝和事實的說明(等待中的幾個場景,那一頭的事實昭然若揭;她最后身披外套在家給孩子叫早
本篇為「戛納夏夜 解暑人生」7月8日《一天》的映后交流文字回顧,本次線上展映由法國駐華大使館、優(yōu)酷、淘票票、和觀云影院共同發(fā)起。
文章很長,但很值。
“這部電影呈現(xiàn)了受難中的女性如何用她的方式承接不可承受的一天。安娜用尊嚴的方式承受下來,像巨人一樣把生活一日一日地推上山,眼看著它滾下來,再一日一日地把生活承受下來?!?br>——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田卉群
“這是一個特別典型的匈牙利家庭,70%的匈牙利人的生活與影片中很相似,家里基本上有兩三個小孩,所以父母雙方都要一直工作
匈牙利電影《一天》我覺得很像《塔利》的真實版本。歐洲中產中年婦女遇到的問題與社會主義國家中產婦女是否一樣?孩子們是否都一樣很鬧騰?出軌的丈夫是否都那么理直氣壯?收入是否永遠都不夠付賬單?
就像那些毫無成就感的工作;就像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就像善良卻強勢的婆婆;就像坐公交接孩子哄孩子開錯車停錯車;就像得知丈夫出軌自己要去給孩子買退燒藥;就像看到特價產品后還得特地把購物車里的原價產品放回去;就像那個一直都在漏水卻一直沒錢修的水管…
這些瑣碎和無趣構成了這個女人,這個妻子
2018年度佳片,讓你度秒如年的一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