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對話之后
食物 FOOD
食物在紀錄片里是如何出現(xiàn)的?是如何被對待的?黃的鏡頭告訴觀眾在女兒或者觀眾眼里長得像香腸的圓形切片可以是香腸,也可以不是,紅色切片另外兩邊是綠色的絲瓜,褐色的魚,色彩搭配很漂亮。黃認真地拍攝炒菜的過程、購買食材的過程,觀眾應(yīng)該注意母親的牌友在打牌前說,先吃飯再打牌,不吃飯怎么可以打牌。接著鏡頭切向母親吃飯,那只盛著白色米飯的粉色小貓印花碗,當(dāng)然可以解讀成母親的溫柔與可愛,給物品以特寫可以反映一種生活態(tài)度或者生活儀式。食物在這里不是欲望的表征
導(dǎo)演:黃惠偵
主演:黃惠偵
類型:紀錄片/同性
官方網(wǎng)站:https://www.smalltalkthefilm.com
制片國家/地區(qū):臺灣
語言:閩南語 /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2016-11-05(金馬影展)/2017-02-16(柏林電影節(jié))/2017-04-14(臺灣)
片長:88分鐘
又名:Small Talk
////影片簡介
每天早上,我的母親總是先于我醒來,她會先準備好我的午餐,然后出門。
每天傍晚,我的母親會在外面吃過晚餐之后才回家,靜靜地梳洗完畢后就又回到屬于她的房間,打開收音機關(guān)上房門,在晚上九點睡去。
我們生活在相同的空間里,但幾十年來
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些隱秘的心結(jié),或許是兒時一段經(jīng)歷,或許是某個人曾經(jīng)對你說過的一段話,做過的一件事兒。時間越久,越難放下,而且隨著年齡增長,你想要解開它的欲望越來越強。
今天想要安利的電影《日常對話》。說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這部電影曾獲2016年金馬獎提名,2017年柏林電影節(jié)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本片沒有在大陸公映,豆瓣評分高達8.3,靠的是網(wǎng)絡(luò)資源的傳播。評分總?cè)藬?shù)不足一萬,說明我們這邊很少人看過這部電影。
它講述了一個女兒,背負著童年的陰影,直到她已為人母,終于鼓起勇氣
首發(fā)于公眾號:十張電影,知元請見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NjEzODEzNg==&mid=2247483943&idx=1&sn=77e85b2f3a80ace189c195e9a815e736&chksm=ce4e2350f939aa4693bcd351e481c115ea6e5c6d90bdee2d635890eb31bde7acf545b1a20317&token=2131961474&lang=zh_CN#rd
“同性戀 ”在我們?nèi)粘I钪?,已?jīng)不算是一個敏感的詞匯,
真愛無關(guān)男女,只是恰好你的愛人和你性別相同而已。
剛剛過去的“517國際不再恐同日”就是為同性戀而設(shè)立,
HC=黃惠偵
JY=黃靜遠
JY:你怎么理解“為難”這個狀態(tài)的?我感覺,這個狀態(tài)在片子里常常被顯現(xiàn)(激發(fā)和定格)出來。對我而言,這種“無言”與“身體語言”的混合與片子清晰的初衷正好形成對應(yīng)。
HC:“為難”也許算是我與母親某種共通的生命基調(diào)吧,對我媽來說,這個社會的許多規(guī)範(fàn)與價值都令他為難,成為母親這件事也是。對我,“為難”就是一種雖然我做得到,但做了是違背我心意的狀態(tài),是一種比較不容易被閱讀到,但又非常需要被理解的情緒。
JY:為什么,在語言上
【日常對話】其實是我在發(fā)育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