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兼導演克里歐·巴納德使用經(jīng)典紀錄片的技術,記錄下陷入困境的英國劇作家安德烈鄧巴與她的女兒間動蕩關系的真實故事,同時揭開一個黑暗的家庭的過去。 1977年,15歲的Andrea Dunbar開始創(chuàng)作《The Arbor》,這是一部根據(jù)她在英格蘭北部布拉德福德一個破舊社區(qū)的生活改編的戲劇。三年后,這出戲在倫敦上演得很成功。鄧巴出名了,并寫了其他幾部關于類似主題的戲劇——性虐待、青少年懷孕、毒癮、暴力——但后來在1990年突然死于腦出血。導演兼藝術家克里奧·巴納德花了兩年時間為鄧巴圈子里的人錄音。她沒有用這些材料作為傳統(tǒng)紀錄片的靈感,而是讓演員們對音頻進行假唱。演員們完美地表達了聲音中的每一聲嘆息、喘息和停頓。她將此與鄧巴附近上演的《喬木》中的場景交織在一起。通過紀錄片與小說的對抗,巴納德表明紀錄片始終是一種建構。它是鄧巴半自傳體文本的完美媒介,小說和現(xiàn)實之間的界限確實是一個灰色地帶。源自: https://www.idfa.nl/en/film/cc4c5d73-4e06-45e9-a190-5ac2d71f4fad/the-ar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