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一首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不知道我死了,大家會怎樣形容我。
有些東西,真的要長大了才能看得進。大學的時候看海邊的曼徹斯特,毫無感受,不知道在演什么?,F(xiàn)在才懂,什么叫死亡其實是平靜的。
今天看不虛此行,也就是在電影院看,如果是電腦端,真的會看一會兒暫停一會兒,消化心情。
主演是文字吧,文字真的太棒了,每一句話,每一個逗號,都有好多余韻,都好像有好多話沒講完,生活不就是這樣么,沒有那么多塵埃落定,它是一趟停不下來的列車,真正停下來那一天,都是突然的,戛然而止的。
打卡大光明影城不虛此行上海首映
觀影體驗真的不算好,場子太大,過程中粉絲太多走來走去,門外不時發(fā)出陣陣驚呼,影響沉浸式觀影狀態(tài),結束的時候感謝二樓的大叔直言不諱,希望無論是誰的粉絲,遵守一下觀影秩序
然后說到電影本身,四星好評,多余的一星給劉伽茵導演,謝謝你拍了一部普通人的電影,社會發(fā)展到現(xiàn)在這個層面,我有時也會感慨,網(wǎng)絡把太多好的壞的從千里萬里之帶到每個人眼前,無論是生活使然還是環(huán)境使然,好像自己的價值觀也確實在慢慢改變,普通人和不普通的人
怎樣才叫不虛此行?對于聞善來說,他還沒有答案。結尾或許他達到了自我和解,卻沒有求得這一問之解。
聞善的選擇是擰巴的。他是一個寫悼詞的槍手,已經(jīng)在業(yè)內有了一定的名氣,他的主顧賡繼尋他而來,因為他是“最好的”。但他一直沒有接受他的這重身份,他不敢告訴父母,也不情愿在殯葬業(yè)上岸。他開始寫悼詞是因為去殯儀館作“觀察筆記”偶然入彀。為什么要去殯儀館“觀察”?那是他一個落魄不得志的編劇的想當然。當他開始寫悼詞的時候,他把“觀察筆記”的地點換到了動物園。這又是一次“理想”的安排
《不虛此行》是金爵獎主競賽單元獲獎作品,影片講述了研究生畢業(yè)的聞善在做編劇失敗后,因一次偶然的機會而改以撰寫悼詞為生,并漸漸地在與各色普通人相遇的過程中獲得了溫暖,最終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整部電影沒有明顯的情節(jié)起伏,甚至沒有太多的背景音樂,僅通過聞善與其他人物的對話平鋪直敘,卻將人物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觀眾看完后回味無窮。
影片不僅通過對聞善日常工作的描寫引發(fā)觀眾的深度思考,最后更蘊含著“找到自我”的價值升華。電影的最后一句臺詞“和你說一聲,你可以當主角”
看完不虛此行回來了,先說結論。
我很喜歡很喜歡很喜歡這個電影,給分我能給到8.5到8.8之間。
最大的優(yōu)點臺詞寫的太好了,超級好,近幾年我看過臺詞寫得最考究最認真的一部電影,沒有一句廢話,怎么形容呢,粗俗點就是一杯水下肚,全部流向了身體不會流一滴到膀胱,每一句臺詞都在彈我心臟的鋼琴,黑鍵白鍵跳動出一首讓我腦子徹底沉迷的歌。
第二個優(yōu)點鏡頭工整且漂亮且自然舒緩,好難得不帶任何匠氣,流動的光影組成心的散文詩,竹影婆娑,陽光明了又暗
經(jīng)典的劇情片 還有人掛念自己的故事,就是不虛此行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