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春田花花》的時候,同學不停地說無聊,并且終于因為無聊而退出了宿舍觀影隊伍,我呢,以方面也感受到了這種無聊,另一方面卻覺得這無聊背后實在是有些深意,于是看下去,看完后便覺得有和看麥兜一樣的辛酸。
麥兜和春田花花都是說的小人物。小人物小的時候的志向就小得不得了,啃啃雞腳啦,剁剁鹵味啦,做做沒事干的救生員啦,那些docta,lawya,offica啦,太過遙遠。
覺得那個給筆筆看病的醫(yī)生很無聊嗎?劇中每一個人物的對話都很無聊啊,可生活中我們的對話確實如此啊,說了一遍,再說一遍,也不管別人聽到?jīng)]有,說了什么,生活就是如此,只不過春田花花把這種無聊細心收集起來,再一點一點展示給我們看。呵呵……我們的承受力似乎還是脆弱了一點,難以接受自己人生的無聊。從這點上來看,春田花花還是頗具cult精神的。
開場,進入回憶……
還記得你小時候的夢想嗎?
有沒有想過要成為社會棟梁、未來的主人翁?
《春田花花同學會》中,每個人都重溫了一次自己的童年,而背景卻是在萬分危急的環(huán)境下——劫匪沖入辦公樓劫持人質,警方在樓下嚴陣以待……這時,人質餓了,劫匪打電話訂盒飯,有人唱起了春田花花幼兒園的主題曲……
隨著歌聲,一切回到從前,老師在教他們唱歌:“我們要做未來的主人翁,社會的棟梁……”。時光,便在動畫與真人之間來回過渡:
天佑的志愿是去肉菜市場工作,把雞腳中的骨頭先"lun"出來,制作成"無骨鳳爪”,他成功了;
梁洛施的志愿是去幫客人裝飯,但偏偏老板要她斬雞。
——為什么要我斬雞?我想裝飯!
——因為沒人負責斬雞;
——但我是**大學畢業(yè)的!為什么要我斬雞?
——**大學畢業(yè)又怎樣?我們負責裝飯那位伙計,是哈佛大學畢業(yè)的。
陳慧琳、周筆暢和何超儀當上了OL,他們在公司會議中,聽著神經(jīng)質的老板不厭其煩地叫他們做事要有“point”,要懂得“do”,反反復復的動作,不斷重演……她們不情愿,但沒有辦法,因為那個是她們的head…
完全是沖著麥兜才看的。真是一部失敗的電影,比動畫差很多。雖然想把動畫里的幽默和諷刺發(fā)揮到電影里,卻顯得太做作太夸張了。而且敘事條理紛亂主次不分。什么都想說卻什么都沒說清楚~~~
影片不但是一套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劇,還奇妙地傳達了一個信息:原來成年人,不過是長大了的小朋友;我們都是春田花花同學會的好同學。
體諒、包容、笑容、是同學之間的默契……
“春田花花同學會”從夢想到現(xiàn)實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