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生活本身就是一個謊言的話,我們是不是不應(yīng)該說真話,因為說真話的就會遭遇"You are out; Never in."的局面。那不是一種寂寞,也不是一種孤獨,而是一種死亡。十二年前的一次鎮(zhèn)定自若,換來的是十二年后的一場慘烈死亡。死亡并不代表結(jié)束,而是一個陰謀的揭發(fā)——喪父的心痛,得知父親并非意外身亡而是因母親外遇自殺的憤恨,造就了兩個孩子的陰謀,游戲也就此開始……孩子憎恨大人的虛偽,可是,當(dāng)他們進行報復(fù)的時候,卻也拿虛偽來包裝自己。每個人都有一個面具,只是材料不同,戴的時間不同,越是長時間暴露在眾人的目光之下,越是那些目光的焦點,他或她的面具就越是堅不可摧。面具下面,是他們最脆弱的真實,幸運的人會等到那個能揭開面具的人,但大多數(shù)的人只能在死前——據(jù)說會回放自己一生的時刻將面具摘下,用最純真的眼光,眷戀著這個世界,也許只有幾秒,但這可能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候,也沒有該擔(dān)憂的,沒有該背負(fù)的。如果說,生活本身就是一個謊言,我選擇沉默,沉默地等待那個可以讓我放下面具的人。
這個,每個人都應(yīng)對自己負(fù)責(zé),對自己的人生把握,自己走什么樣的路,最終還是自己的選擇,當(dāng)然,被強力控制,被客觀阻礙另議。
這部戲里,宜靜被嘉偉爸綁架是無辜的,被嘉偉出賣是無辜的(不過也是她自己吃的毒品,那種環(huán)境還吃那種藥,汗),可是她無謂忌妒宜真、欲謀殺害宜真、自己愛上嘉偉、自己甘愿沉倫,就全部是她自己的選擇了,沒什么可怨的,本就走上了一條自我毀滅之路。
嘉偉沒什么無辜的地方,他爸媽的事是他爸媽的事,沒人侵犯過他本身什么利益,倒是他誤殺過宜靜、謀殺過楊仁佑,所選擇走的也是一條不歸之路,不過倒也不覺得他有多惡魔,宜靜的沉倫是宜靜的選擇,后面兩家各種丑事被曝光也只能說早知如此,何必當(dāng)初?
嘉偉爸被老婆和朋友背叛是無辜的,但他綁架宜靜、最后自殺,則是他自己的問題了,怪不得別人,可能是自尊心太強所以太脆弱,也可能是太愛自己老婆吧,無論如何也是自取滅亡了。
宜真爸、嘉偉媽雖然沒有什么無辜的地方,不過也沒有太過于不可饒恕,只是生活作風(fēng)有偏差吧,放任了自己的感情與欲望,算是自私的人,不過這世上,又有幾…
一、臺劇
說個題外話吧。其實,某一直處于潛水狀態(tài)偷偷看著豆瓣親們的影評和美文,一直也是有著分享的心情,不過,大大們的文筆和眼光實在太高,覺得想說的都已經(jīng)被說出來了,于是也就繼續(xù)潛水了……
最近在看了這個電視劇之后,激動之下,一沖動就注冊了賬號。既然開始了,那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吧,呵呵~正式開始了~
先說下臺劇吧。(當(dāng)然,比較喜歡的是臺灣電影。有機會的話再細(xì)細(xì)分享O(∩_∩)O~)
其實是有一些喜歡的臺劇的,比如以前和老媽一起看過的很長的《世間路》、《意難忘》
看了那么多臺劇,難得的一部懸念迭起、題材新穎的電視劇。青春有很多種顏色,可以是梔子花的白,也可以是玫瑰的紅,或者是夜幕的黑...... 可不論是哪一種,都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你選擇了夜幕黑就必定會失去梔子白。
兩個家庭的謊言,毀了一群人。妹妹說:“我不要變成大人,因為大人都很骯臟?!?其實骯臟的不是大人,而是欲望。人長大了,所以欲望增多,有了欲望就可能會為滿足私欲而做出很多骯臟的事。小孩子的世界單純,就是因為他們只需要滿足那一點點很容易滿足的欲望。他們的眼里一切都很未知而美好??墒?,長大了的我們,面對不斷增長的欲望,也可以選擇單純,努力向目標(biāo)前進卻不會迷失自我。
在朋友推薦下
開始看去年的一部劇
愛殺17
昨天晚上八點到今天早晨六點
盯著屏幕終于看完
就為了求得一個答案
故事里的每個人都在情節(jié)發(fā)展中盡情發(fā)揮
所有人性豐富的表現(xiàn)出來
邪惡的 純潔的
隱秘的 放大的
原來大家都那么豐富
每個人都有深埋心中的秘密
緊鎖在無法解開的秘密盒子里
審視一個人也許不該平淡
因為沒有人是寡然無味的
沉睡在人們心中的野獸
不一定都會耐得住寂寞
有一些會咆哮激昂
還有一些終究溫文爾雅
不露聲色
0 的來處是一條咬住自己尾巴的毒蛇
不斷的吞噬自己
直至滅亡
所有數(shù)字碰到它都會自動銷毀
有一天 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
世界骯臟不堪
人們虛偽難耐
謊言無處不在
面具根深蒂固
那時的你
真的也就釋然了
“青春,到底是什麼?
是可以盡情恣意揮灑自我的歲月?
還是享受天真浪漫的游樂園?”
愛殺17:亦真亦假 亦動亦靜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