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香格里拉"應該是表演工作室的第三部大電影。實地拍攝,絢麗高原美景確實吸引眼球。
整部戲充斥著各種媚俗橋段和商業(yè)符號,可以說是藝術與商業(yè)的完美聯(lián)姻.在殘酷的商品社會中,何處才是你心中真正的香格里拉,我們迷茫中無處尋找.
但不能否認對藝術執(zhí)著追求的丁導還算是交上了部充滿誠意的片子.
真是“膏藥好賣,藝術難搞!”
鄭重推薦:附送的拍攝花絮比正片還來得真切、有趣得多!
海報對我有十足的誘惑力。香格里拉。賴聲川。一襲紅袍裹著天地山水間一對男女的身體,藍天白云碧水間的那抹紅格外有視覺沖擊力,以為是喇嘛的紅袈裟,有佛度眾生的意味。一個似緊鎖眉頭一個是耷拉腦袋,是安靜唯美的畫面,意境深遠,暗涌著不安靜的故事和心緒。如果不看導演名字,最初想起的是金基德。
片頭設計很詩意,墨點流動伴隨旋律輕柔,浸染、暈開、滲透,蔓延的痕跡有如心電圖高低起伏,律動的生命,彎轉的旅途,似探索,似追尋。點點滴滴,漾出一片濃濃淡淡的花來。
并不把她當成愛情片來看,如果主題是愛情,這樣的愛情無望又沒有歸宿,基于不忠和背叛,丈夫是辦公室戀情,妻子是旅途一夜情,不純美,沒有力量沒有感染力。與女主角有這關聯(lián)的兩名男子,丈夫和Alex,一個已是有名無實貌合神離,一個是無始無終突兀出場又戛然而止,實在不中意。Alex的出現(xiàn)似乎只是為了將刺青上的“守護天使”與“救贖”直接提到臺面上暴露出來,倒是希望這兩個詞不是從他嘴里吐露出來的,要是含蓄的小細節(jié)反映出這刺青的涵義,會覺得更是意味深長可堪咀嚼,細細揣摩
我推薦別人去看《這兒是香格里拉》并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有其可觀性,而是因為它是在香格里拉拍的,把香格里拉的天空拍得足夠湛藍和真實。所以,我說此片的時候已經(jīng)拋開了電影本身,純粹地是想讓別人去看云南,看香格里拉。
至于電影,我覺得實在是有點爛俗,甚至是對藏文化的不了解和褻瀆,說實話我不喜歡它把這樣一個故事放在香格里拉,云南的神秘不是因為裝了什么三頭六臂的怪物,香格里拉的純凈也不是他們救贖的理由,梅里雪山玉龍雪山更不是他們推開窗就可以意淫的畫面。電影里的情節(jié)說實話也是缺乏邏輯和意義的,失去孩子的父親怎么可能那么理智到想事不關己,失去孩子的家庭為什么不可以相依在一起而要權衡個誰在誰心中的重量,而那個孩子更是被編劇和導演弄得像看透世俗的仙人化身,那些詭異的行為,孩子根本就不可能做出來,憑什么要把他塑造成這樣靈異的孩子,孩子本來就應該陽光燦爛的成長,心里會有特別的奇怪的異想天開的想法,可是不應該是這種樣子。所以從電影情節(jié)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是失敗的。而最最失敗的是
一個關于自我救贖的故事,輕輕敲動我們的心。
人總是缺乏面對自己,面對別人的勇氣,糾纏在愛與恨中無法解脫的時候,總是選擇逃避。去看看山,看看水吧,我們都來自那里,在閉塞的城市里生活得太久了,漸漸忘記我們活著的初衷,漸漸丟失我們最寶貴的本心。在神山圣水面前,或許能尋回活下去的勇氣。
背景設在美麗得叫人停住呼吸的地方——香格里拉。峽谷,白塔,經(jīng)幡,草原,湖水,還有圣潔的梅里雪山,許多影片里的景象都似曾相識,不少地方都曾去過吧,可是已經(jīng)很遙遠了……
我們總是在對自己苛刻。通過很多很多種方式,包括不原諒別人,包括不忘記。我們的苛刻有個很溫暖的理由,舍不得。
于是我們走很遠,想要在路上找到什么,遇見誰,或者,讓路上的風景沖淡什么。其實,都是想要完成一個心愿而已。于是,才會想要去香格里拉,去納木錯,去呼倫貝爾。去一切聽起來遙遠而美好的地方。心底那個小小的不甘,想讓在路上的時光教會我們寬恕自己。
這兒是香格里拉:《這里是香格里拉》:自我暗示,走進靈魂的歸屬地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3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