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來瞎講幾句是因為評論區(qū)有朋友說看得睡著了。從前我也沒思索過這樣的片子該怎么看,第一次找資源來看是去年的11月,然而剛聽了開頭十分鐘就聽不下去了。當時隱隱有一種預感:我接不到5G信號只是因為手機配置不行,我需要攢錢去買5G手機,也就是等時機到了換一個視角去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前幾天我在《我還能看見多少次滿月升起》的評論區(qū)提到過,教授已經(jīng)“全然投身于這一宇宙空間并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他的音樂是一場隨機傳訊。我是這樣看的:把他的兩本傳記放在手邊
想起了oct曾經(jīng)的《聲場》,同為聲光電綜合媒體的實驗型藝術,老爺子沉穩(wěn)協(xié)和的聲音更對我的口味兒,有侘寂也有盎然,不過亦有一個藝術家在努力呈現(xiàn)自己一生所悟的急切,似乎上了年紀的藝術家們多少都有點這種……說是大體靠聽,不過還是得感嘆一句,年紀這么大還這么帥……媽了雞,生而為人,真不公平
資料館補完了異步
《終曲》中教授曾說過,萬年的他開始關注自然的聲音——雨水落下,撞擊鐵盆時,輕重緩急之間不同響聲自現(xiàn);手指、木棍等物品敲擊平面,由摩擦碰撞帶來的聲音……教授越來越將目光投向這些電子之外“自然本身”的聲音中,也在作品中加入了更多這些聲音的元素。本場音樂會就非常體現(xiàn)了教授“以自然為音樂”的晚年作品特點,他的演奏樂器不再單限于鋼琴,木板、勾弦、玻璃…所有物品都變成了樂器,他一個人用多種物品,在舞臺上演奏著、笑著、沉浸在他的世界,詮釋者他獨特的音樂理念。
坂本龍一:異步:用一張專輯讀懂坂本龍一《async》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