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這不是什么劇評,單純只是寫寫自己的一些感悟吧。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豪放派詞大家。”這是課本里的蘇東坡。
彼時年少,心里歡喜的是“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巧奪天工,亦或者是“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缸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婉約獨步,對于蘇東坡平鋪直抑的詞作并不感冒。
然,人到中年,過盡千帆,重讀蘇軾,才能感受大家筆下真正的力度:時遷境遷,心境不遷
他談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
這是一部歷史人文紀錄片,以蘇東坡的仕途之路為線索,從文學(xué)、藝術(shù)、美食、情感角度,講述了大文豪蘇東坡的一生。
這部紀錄片分成6集,每一集都取蘇東坡的詞或者蘇東坡的經(jīng)歷為標題,講述了不同的內(nèi)容。
第1集:雪泥鴻爪(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講述了蘇東坡從考中進士仕途光明,到烏臺詩案,被貶謫黃州。
第2集:一蓑煙雨(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講述了蘇東坡在黃州的生活,他獲地東坡,自己耕種,苦中作樂,實現(xiàn)了自我超越。
第3集:大江東去(大江東去,浪淘盡
他真是一個有趣又可愛的人。以前喜歡那種才華和性情特別集中的人,比較無關(guān)俗事和政治,除了那驚世的才華和與之相配的性情便沒有其它了,就像春天那些只見滿枝花朵不見綠葉的絢麗花樹。。而他是豐富的,也開始喜歡他的豁達和隨性了。
時間過的好快,用三個小時看完了150分鐘的《蘇東坡》,中間喝了水看了斷斷續(xù)續(xù)的細雨和給鄰居傳遞了口信。
以前看過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那時也覺得他依舊是與人情感距離比較遠的千古大文豪,并沒什么滲透的感受。或許時間一直都在發(fā)酵人的心靈,如今再看,覺得看他的故事比較能治愈抑郁。尤其是他被貶謫荒遠之地時一點點融化又超越自己的轉(zhuǎn)變,這也是許多人喜歡他的原因吧。豁達,純真,又隨性。片中的許多內(nèi)容也多取材于這本傳記中,另加一些從國內(nèi)到國際的專家采訪。比較唯美的是,片頭的水墨動畫及片中與之一致的水墨風格,比如一個天青色的汝瓷香爐上裊裊的香煙,比如飽滿的墨汁滴入冰紋式汝姿碗中那游動起的墨絲。還有那架據(jù)說蘇東坡用過的千年古琴,還有那一襲白衣的蘇軾的扮演者。既有宋式的純粹優(yōu)雅,又有清新的古典…
感謝我兒子,讓我在30幾歲時重新讀了中國的唐詩宋詞,使我有機會與千百年前的詩人們有了心靈上的交流,那些曾經(jīng)是考題的文字,現(xiàn)在在我腦海里是另外一種呈現(xiàn)。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唐詩宋詞造就了中國人吧,那么簡單的文字,竟能創(chuàng)造出那么豐富的意境,而只有中文才能如此被展示和理解。
看完水滸同人,作為延伸點開了學(xué)習強國里的紀錄片,看完我都要成蘇東坡粉絲了,因為高考作文寫的就是蘇東坡,所以對他有種別樣的感情。可是在看了紀錄片,了解到他的創(chuàng)作背景,試著理解當時當?shù)氐男木澈?/p>
“蘇東坡”詩句以及主線梳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