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看《李獻計歷險記》,就被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所折服。但再多的奇幻經(jīng)歷,不過是為了一份感情,一個“王倩”。于是時光只在李獻計一個人的身上洶涌的流逝,最后得出的結論可能只是一句話——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那么這回相同導演的作品又能帶來什么呢?《壞未來》里似乎有答案,這次似乎更宏大,涉及世界的和平和人類的文明,可到最后依然是個情字,天馬行空不過為情所困。
相比李獻計,這回的故事完整許多,更有了前后呼應的準備。好人與壞人的精分算是一大亮點,卻也為最后的結果埋下了伏筆——鄭曉燕留下的那封信:我喜歡全部的你。當這種精分的方式詮釋了每個人的多面性之后,思緒瞬間豁然開朗。于是,趙寇可以為了另一個自己的幸福而無惡不作,孫白也可以為了愛情而屠戮整個大洋國……好與壞,善與惡,早已交織混合,似乎在一個所謂的大事大義面前,可以適當轉換,可事實呢?還是避開那宏大的敘事吧!15歲的美好初夜在巨他媽緊張中成為了一個永恒的遺憾,無法彌補。那是純真的,所以,那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這部微電影就有了些值得玩味的地方,比如試著…
(轉自@安曉芬 的新浪微博)
1、看完了「壞未來」,是李陽「李獻計」的真人動畫版,在極為有限的資源和缺乏有力主創(chuàng)幫助下首次證實了他的電影導演潛質?!笎矍槭莻€永恒的主題」,也是李陽創(chuàng)作的主動力,散文式的天馬行空和往往令人驚喜的對白和事件,真人結合動漫畫的交叉利用,恰恰成為李陽想象的空間、橋梁。
2、男、女主角的選擇不錯,是可以栽培成下一大電影的主角。「壞未來」是「李獻計」的進步版,是「降妖」的實習版,也是微電影中幾乎最具野心和創(chuàng)意的。缺點:一切有關在拍攝、后期技術上不成熟、不完整統(tǒng)統(tǒng)都不說,關鍵是講故事的即慶散文方式,往往是觀眾摸不著頭腦的根源。(【即慶散文】原文如此,估計是【即興散文】的筆誤。)
3、沒有休止的旁白、對白、取代電影應該用的視覺力量,觀眾非常容易視覺、聽覺、腦袋疲勞而放棄,希望在將來的創(chuàng)作中,主力改變這一缺失,如果實行,將會是李陽邁向世界電影文化的第一步。李陽是可以栽培的,在充分發(fā)揮他才華的同時,糾正講故事的方法,他會成為中國電影的一朵奇葩。
(考慮到鮑德熹老師對內地互聯(lián)網(wǎng)流行語不太熟…
壞未來:優(yōu)酷點擊率超過194.3萬,不看你會后悔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8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