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言談以及敏感,才會讓一個畫家對一個影像里的女人戀戀情深。
如果不是愛好攝影以及其母就喜歡搜藏畫作,恐怕一個搞經(jīng)濟的早已習(xí)慣理性思維的banker是不會愛上一個活在感性世界里的畫家。
雖然種姓制度早已廢除,但是一個靠洗衣為生的小伙子,對一個富家女銀行家的愛情,甚至?xí)屗救烁械骄执倥c不堪——最不能忍受的,莫過于自己愛的人和自己接觸就是想要了解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的卑微。
影片結(jié)尾:影像中的女人因為自己的男人跑了,無法承受而自盡——》畫家得知自己夜思夢想的畫中人自盡在自己租住的房間,痛且不欲生,遂決定搬走——》女銀行家因為畫家的離去而悵然若失——》洗衣工在懷揣羨慕嫉妒恨翻越了幾個街區(qū)汽車與行人的擁堵,還是把畫家的新地址交到了女銀行家(自己的戀人)的手里。他還能做什么呢?或者這是他能做到的最好的結(jié)局。難道還有別種更好的可能嗎?
這部電影又叫做《河邊的男洗衣》,(Dhobi Ghat),阿米爾汗的作品,文藝片,比較平淡的故事,我覺得更多的是在反映印度不同階層人民生活,故事描述4個人的生活,阿米爾汗飾演的是一位性格孤僻的畫家,以經(jīng)常搬家來找畫畫靈感,一位是在阿米爾汗畫展上認識的美國銀行投資家美女,她回印度度假,熱愛攝影,另一位是一位帥氣的洗衣工,生活在貧民窟,每天為生計而做各種雜工,洗衣工、夜間打鼠等,第四位人物是錄像帶里的一位絕望已婚少婦。畫家搬家到一個新公寓發(fā)現(xiàn)幾盒錄像帶,她是錄像帶里的主角
首先聲明一點,作為一個很淺薄的外貌控,我完全是奔著米叔來了,要不就沖那個名字——河邊的洗衣工,我是絕對不會看滴,再說一句題外話,米叔的臉孔還真是年輕啊,幾十歲的人了,典型的娃娃臉,除了特寫中偶爾暴露出的白發(fā)。
我必須帶有強烈主觀色彩說一句:誰敢說米叔在裝,人家就這風(fēng)格,有幾個四十幾歲的男演員能裝大學(xué)生的(不好意思,整穿越了,那是三個白癡中的情節(jié)),還有人說米叔像劉德華以前演戲,這玩笑開大了,華仔近年來演戲不是不好,可總有用力過猛的感覺,扯遠了,我的中心思想就是力挺米叔。
回歸正題,這片子是米叔的現(xiàn)妻導(dǎo)演兼編劇的作品,她也許并不想讓米叔來演這個明顯比較小眾的片子,但是在米叔難得一次地試鏡了之后,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部戲——米叔雖是男二號,但他在我們心中就是不折不扣的男一號,所有的故事點最終都能夠歸結(jié)在他身上,從開頭那個磁帶女孩的磁帶——他是唯一的觀眾,到影片的結(jié)尾是男一號給女一號的地址——他的新家地址,我不想過多去介紹劇情,你看過便知這開頭與結(jié)尾
一口氣看完一部沒有一丁點歌舞的印度電影,文藝的不要不要的。孟買的貧民窟和普通人生活交替出現(xiàn)在富家女一的鏡頭中和影帶女二的敘事中,男主洗衣工對女一渴望的眼神和男二對影帶中并不認識的女二關(guān)切的心情,四個人若有若無的交織反應(yīng)的卻是壁壘森嚴的階層,現(xiàn)實生活的細細溫情,印染在時光畫卷上 ,如此細膩、如此純粹,每個人試圖尋找生活位置,最終又迷失在這座擁擠的城市中。
《孟買日記》如此細膩、如此純粹的印度文藝片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