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的推理小說,典型的追尋蛛絲馬跡的探案風格,依舊帶著深深的無奈和悲哀,還是不忘那本《萬葉集》,松本清張,最偉大的推理小說家之一。
電影很好,其實松本清張的東西拍成電影都很好,《霧之旗》、《砂器》、《點與線》,部部拖拖拉拉的牢經(jīng)典的,所以也不多說什么了,渾渾噩噩的看完,叫聲好吧!
題記:是什么讓戰(zhàn)后的日本在短短20年間就重新恢復(fù)強國本色?是美國的幫助?還是特有的歷史機遇?是統(tǒng)治階層們的成功政策?還是大量社會精英的智慧創(chuàng)造? 《點與線》是部普通的推理電影,但正是看完這部普通的電影后,我確找到了一個最質(zhì)樸同時也是最永恒的答案。
“香椎灣,諸位莫避白袖濕,采菜佐早餐。” 這是日本古代著名和歌作者大伴旅人在《萬葉集》中的詩句。
大伴旅人在淡淡的流水似的短歌旋律中寄托自己的郁悒和哀傷,沁人心脾。但是他卻不知道,多年以后,同樣哀美的表象之外卻出現(xiàn)了另外一幅恐懼的面孔,在蒙蒙亮的曙光里,在籠罩著乳白色晨霧中的海灘巖石上,躺臥著一雙青年男女孤伶伶的尸體。美好宜人的風景悄無聲息地變成了死亡現(xiàn)場。
1957年,在日本九州的香椎灣出現(xiàn)了一對殉情的男女,男的是目前正陷入貪污嫌疑部門的佐山憲一,而女的是在銀座小雪酒店的服務(wù)生阿時。乍看上去,這是一常見的殉情案件,在抽絲剝繭后,老手刑警鳥飼重太郎和年輕警官三原紀一發(fā)現(xiàn)其中最有嫌疑的是和政府貪污案件有著聯(lián)系的商人安田,但嫌犯因案發(fā)時間…
根據(jù)日本推理小說大師松本清張同名小說改編,朝日電視臺開播50周年紀念作品。這是一部有著小津安二郎風格的電影,全片4小時,所有鏡頭都是固定機位拍攝,只使用了一個運動鏡頭,作為一部推理片,沒有做任何剪輯、音樂上的氣氛渲染,連演員表演和對白都是那么平平淡淡??赐晟厦娴慕榻B,你可以想象得出這部電影是多么的“靜態(tài)”?!饵c與線》,像一件明清時的家具,樸實無華,但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精雕細琢的。這樣的作品,讓我在4個小時的觀看中沒有覺得沉悶。它的敘事手法細膩,通過大量的生活細節(jié),帶你回到57年的日本,風格平和淡靜,像對一個時代的回憶,和原著風格接近。
松本清張、森村誠一的小說,在中學(xué)讀了很多,當時不是太喜歡,它們寫得都太單調(diào)死板,仿佛是按照一個版式寫出來的,而且日本人天生消極悲觀,故事的結(jié)局大都是悲慘的,讓人看完覺得很無趣。今天重看,看到了很多當年忽略掉的細節(jié)。故事的背景是在日本戰(zhàn)后重建完、東京奧運前。二戰(zhàn)的影響還沒有消失,主人公鳥飼警官曾在中國、緬甸參戰(zhàn),老婆是在上海認識的,養(yǎng)女和另一位主角三原警官的生父都死…
第一次知道社會派是讀了宮部美雪三部的 模仿犯,那時看簡介說宮部美雪被稱為松本清張的女兒。一直不是很喜歡歐美派的硬推理,如福爾摩斯,社會派關(guān)注的是產(chǎn)生犯罪的社會根源,以及罪犯,受害人,及其家屬,還有社會影響,在《點和線》中,阿時有一個女兒,為了女兒她在外拼搏,警察便是以此判斷阿時不可能自殺;夏川結(jié)衣飾演的犯罪者為了丈夫,而丈夫為了上司的前途···,這些在硬推理里是看不到的!
(謝謝豆友對我理解錯誤的指出?。?/p>
【點與線】這應(yīng)該是推理的一處差錯吧!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