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它是一個電影拼盤,不如說它是一部為女性撰寫的群像小說。本片大致把女性分為三類,一類是被生活、被男人壓迫和欺凌的窮苦女性,一類是依靠男人表面風光的虛偽女性,最后就是胡蝶所飾演的充滿正義感、熱情大方為革命盡一己之力的新時代女性。編導(dǎo)的目的白晃晃地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篇幅又比較平均,令人感到有些疲憊。
1.劇情:以十年同學會為線索,講曾經(jīng)的老同學聚在一起講述大家十年經(jīng)歷的事情。還是以女性故事為主。不同性格的人經(jīng)歷不同的人生,有太溫柔付出被丈夫拋棄的女人;有十分聰明會調(diào)教男人的女人;有丈夫得了肺炎又丟了孩子的女人;有明明被包養(yǎng)卻還虛偽的到處做女權(quán)主義演講的女人;有因為好賭傾家蕩產(chǎn)自殺的女人;有工作上受盡不公平對待的女人;也有游轉(zhuǎn)在眾多男人之間的交際花??倸w是一點,過的最好的還是聚會的號召者,日子過得又富裕又體面
2.人物:雖然每個人出場時間并沒有多久
1934年的明星影片公司的大片,導(dǎo)演、編劇和演員陣容在當時可謂豪華,影片由八個故事組成,該時期的明星公司已經(jīng)是左翼文人領(lǐng)銜,因此左派風格昭著,前期還是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對當局的指責,以及頗有女權(quán)意味的主張,到最后的故事已經(jīng)將革命推出最前……事實上,苛責來說,電影有很多部分幾乎還是處于默片狀態(tài),考旁白推動,這對其中兩個敘事故事而言是最典型的,其次,演員的表演也是非常做作不自然的,幾乎音效也沒有任何使用,語言和配音過于刻板,不真實,剪輯比較簡單,構(gòu)圖單一,幾乎都是中景和近景,感覺像紀錄片一樣敘事也是老套的……但是這畢竟是1934年的作品,作品看起來雖然割裂,但還是流暢有觀影快感的,特別是開場一段長鏡頭,鏡頭不斷搖移,這個片段的處理實在精彩,而來客人公館外的京劇配樂、公館內(nèi)的爵士音樂,第一段故事的小調(diào)等等,在音樂技術(shù)不成熟的時期,電影人們依然做出了最大的努力……除了革命題材的左派風格外,這部電影的女性意識的確是十分明顯的,然而一如魯迅所講,電影只是號召婦女們娜拉出走,而出走之后卻闕如,對于每個故事而…
胡瑛和高國杰家庭幸福美滿,他們舉辦了一個宴會,邀請許多胡瑛的女同學來參加,大家歡聚一堂。宴會上,每個人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宣淑的年齡最大,她現(xiàn)在被無情的丈夫拋棄,回娘家后,又被嫂嫂看不起,因此十分痛苦。驕橫的嚴素認為宣淑太軟弱,又缺乏手段,向眾人講述自己怎樣制服丈夫。這時,高華匆匆趕來,她向眾人解釋自己太忙,轉(zhuǎn)而又匆匆離去,弄得大家莫名其妙。于是校長向大家講了高華的虛偽。一邊整日鼓吹“婦女運動”,一邊自己卻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朱雯曾是做女店員的,現(xiàn)在失去這份工作是因為拒絕股東少爺?shù)奈耆?。朱雯剛講完,漂亮的交際花徐莉來了,這時仆人拿來一封女同學徐玲丈夫的來信。信中告訴大家徐玲已經(jīng)去世。老校長又講了徐玲因賭博導(dǎo)致悲慘結(jié)局的經(jīng)過。夏云一直沉默不語。其實夏云是個電臺的播音員,丈夫因患肺病失業(yè)在家,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夏云一人承擔。丈夫逐漸對生活失去信心,一個雨天,他狂奔出家門,跌倒在路上,再也沒有回來。夏云回家后,發(fā)現(xiàn)被自己視為掌上明珠的孩子也不見了……夏云承受不了這么大的打擊,精神徹底崩潰了。徐莉…
上世紀三十年代,胡瑛和她的丈夫準備在家宴請當年和她一起讀書的同學。胡瑛邀請的,是一群女校的同學,以及她們的校長先生。
當賓客陸續(xù)到來后,胡瑛作為主人家,提議大家聊一聊從學校畢業(yè)后,這幾年的境遇。而女性的話題,總也繞不開男性的,第一位發(fā)言的是同學中最年長的大姐,她談的便是自己和丈夫的一段往事。
結(jié)婚初期,兩個人也是你儂我儂過一陣子。但好景不長,很快“大姐”便很難見到丈夫的人影了。好不容易等到他回家,不過是換身衣裳就要出去?!按蠼恪北г沽藥拙洌瑓s勾出丈夫一籮筐的話來
打動人心!明星出品《女兒經(jīng)》(推薦)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