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千禧年》第一集《龍紋身的女孩》 相比,其實我更喜歡這第二集,相較第一集那種陰冷另類,它多了些許刻意添加的商業(yè)元素,但這些元素卻被設(shè)置的頗為討巧與耐看,(比如麗莎貝絲對人逼供時把自己化妝成了標準的“朋克臉”)。
但影片還是一如既往的延續(xù)著第一集的黑暗暴虐,雖然我自認為早已習慣了北歐電影的這種“一貫特色”,但影片結(jié)尾,女主角和她的“變態(tài)一家子”,在拉完“家常”之后的自相殘殺,還是著實讓我看得頭皮發(fā)麻。
我實在是搞不懂這些生活安逸,舒適的家伙們?yōu)槭裁磧?nèi)心總是有著強烈的陰暗面需要發(fā)泄?
近來在讀《玩火的女孩》,今晚讀到大半,突然好奇電影是啥樣。
三年半以前看《龍紋身的女孩》時寫過一篇日志:《夜,雪,龍紋身女孩》
那是2012年的第一場雪,這周,北京也下雪了。
不知道是因為網(wǎng)速還是資源,斷斷續(xù)續(xù)的,只看了一半。
讀書和看電影各有特色。
在書里會做更多的鋪墊,鏡頭一幕幕穿插的時候銜接的很自然,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描寫更加細膩,可以慢慢品味,所以整個故事顯得更加完整。
電影受限于時間,很多地方都略過了,如果不是事先讀書,恐怕會有些摸不到頭腦,好處就是有個人看,不費腦子。
我個人偏愛書一些,感覺電影拍的挺色的,書里面性幾乎沒什么重要性,電影里卻拿出來玩特寫,搞得我不淡定,關(guān)鍵是女主不是旅游的時候隆胸了么,怎么還沒有我的胸肌大?
書中的人物特別多,好不容易明白了這個斯基是記者,那個斯基是警察,到了看電影的時候完全派不上用場,就像某篇評論里寫的,臉盲。
從遭遇來看,我很同情女主,但我想她并不需要別人的同情:
特立獨行,充滿智慧,不需要別人的理解,對于身邊的人充滿愛心,對人渣心狠手辣。
所以同…
有個職業(yè)技能嘎嘎的姑娘,,她所處的環(huán)境對性很恣意,她與各色男女有過各種姿勢,她成天掛在網(wǎng)路上靠自己與生俱來的資本和不合法的努力賺了些錢,她像爛仔一樣描龍畫鳳挺酷,她像視覺系一樣煙熏妝掛鼻環(huán)很潮,,她有個惡魔一樣的爹和妓女媽打,她不是叛逆因為沒有家庭壓抑,她不是暴力只是宣泄孤寂,她偶爾用蘋果的本子偷偷給她心里的那個曾采訪過她并被她睡了但誰也當不得真的男記者發(fā)些簡訊,她想他其實是有點愛她吧,因為她真的看來神秘憂傷又有些美麗。你肯定不會誤會啊,你知道我一準不是說那些個付費聊天室里的憂郁的百合什么的,我說的姑娘有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南部的名字:麗莎貝絲·薩蘭德
千禧年的第一部十分精彩,完全沒有想到第二部會這么拖沓。而且我對瑞典老男人嚴重臉盲,真是莎莎分不清誰是誰,他們的名字又動輒五六個字真是醉了。只恨不得在他們臉上貼上名字。結(jié)局倒是很清晰,兩人最終碰頭干掉大Boss,但是線索理得不清晰,強迫癥晚癌的我肯定不會放過(笑)...所以我基本又跳著看一遍,直到我清晰梳理了哪條線索是誰提供的...比如丑男主怎么開始懷疑上Zala是殺人兇手,女主怎么知道金發(fā)肌肉男的車牌號,兩個Bjurman到底誰是誰...
瑞典與德語真的好像,聽出來建議是Schlag,挺有趣。
電影微評:玩火的女孩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