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八怪”是智能ABC輸入法默認的一個漢語詞組,俄語“Чучело”原意是否也是這個詞就不得而知了,覺得如此中國口語化的詞也許不能完全與俄語的這個單詞劃等號。之所以說這個是因為拿到DVD時看到封面上的女孩挺漂亮的,詫異于怎么會有這個片名。GO了一下,原來還有另一個譯名“稻草人”。DVD里有國語配音,國家計劃經(jīng)濟時期引進過吧,配音聽著很別扭,幸好俄語原音沒有被刪掉。
影片一如俄片慣例分為上下集,上集分段閃回敘述小姑娘淪為“叛徒”的過程,這種手法比較俗套且矯揉造作,顯得回憶傾訴的聆聽者——老頭這個角色有些湊數(shù)多余而生硬無彩,劇情松散,不如平鋪直述來得現(xiàn)實直接。下集回憶終了轉(zhuǎn)入現(xiàn)在進行時,劇情的張力此時即刻得以凝聚彰顯。
作為兒童片,感覺創(chuàng)作者絲毫未著力于兒童時代的顯征,而是將大量成人色彩帶入這個兒童世界,欺騙、背叛、陰謀、仇恨(幾乎可以用上竇唯“高級動物”的歌詞)……幾盡殘酷之能事,居心險惡呀。
作為前蘇影片,難免使人不將思索的觸須引向政治,制度壓抑人性,連兒童也不能幸免,或許因政治審查…
★孩子間的懲罰,似乎比成人的更顯殘酷。一群小演員給我們設了這個迷局,身處其中卻沒有一個人會醒悟,直到結(jié)局到來直到無法挽回才勇于走出困境,愛和恨在孩子的心里是永遠鮮明的。
傷害,冰冷,所有人搜深受其害。背叛的含義被肆意地放大著,一幅畫像和一次象征性的火刑讓我心有余悸。一份純純的仰慕和愛被背叛壓下,他并不是不勇敢,卻是不敢面對。
膽小鬼,這是我的最后一次快樂。
1.同學們嘲笑蓮娜是因為她完全真誠,所以格格不入。其他的同學不會直接問索莫夫我可以做你旁邊嗎?不會如此露骨得在課堂上激動地認真的贊同索莫夫。蓮娜出場后的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句臺詞都是這樣。因為和那樣的爺爺一起生活,才有的這樣的性格。但這樣的性格在青少年中是不對的,immature and ridiculous。在哪都一樣,蘇聯(lián)美國中國。
2.蓮娜剪頭發(fā)也是剪掉讓她柔軟的東西——作為女性讓人疼愛的長發(fā),讓索莫夫擁抱她的長發(fā)。在我生命中的某一刻,我也強烈地想這么做。少女的溫柔都在于被愛的可能(她們在意的不是酒,酒還在杯子里,她們就醉了。這是茨威格的夏天的故事,那個酒指的就是愛情)。但那個可能性可以是脆弱而殘酷的,就像發(fā)生在蓮娜和我身上的。若果沒有長頭發(fā),就不會再滿懷溫柔地流淚了。
3.為什么會有愚蠢的結(jié)尾呢?我覺得不是導演的本意,是別的不可抗力。從結(jié)構(gòu)上破壞了故事的節(jié)奏和完整性,從內(nèi)容上把故事的重點和力量所在引到了別處、相比之下無關(guān)緊要處,從思考上把日常生活的本身的殘忍輕松化成了一個特殊事件,從人物上把人物們都變得幼稚、單…
一群孩子演繹的電影,并不一定就是充滿童趣的兒童片;而當孩子們做出成人的舉動時,也并不都是令人捧腹的小大人效果?!冻蟀斯帧?,一部充滿現(xiàn)實主義和隱喻色彩的蘇聯(lián)電影,片中,你看到的是一群孩子,演繹的卻是令人震顫的場面。當孩子們表現(xiàn)出與其年齡不相稱的殘酷時,我們究竟該感嘆的是人性之惡本性,仰或是孩子這面鏡子反射的成人世界的骯臟。
故事一開始,我們就看到一群孩子活潑的在街上嘰嘰喳喳,接著很快又看到他們對一個女孩兒蓮娜拳打腳踢,這個女孩回到家中后,才向爺爺講起她的經(jīng)歷。盡管有個“丑八怪”的片名,但是蓮娜其實并不丑陋,她從外地轉(zhuǎn)學到爺爺所在城鎮(zhèn)的學校,作為一個外來者,自然受到了當?shù)睾⒆拥膶徱?,在孩子間的嬉笑中,她嘗試著融入這個環(huán)境,但是卻一再受挫。一個男孩為她的挺身而出,讓蓮娜感受到了溫暖,到了這個時候,我們看到的仿佛還是一群孩子習以為常的相互打鬧和斗氣,以及少男少女間的情竇初開。然而,故事后面的走向卻帶上了失控感,孩子們的一次逃課行為被泄露,孩子們彼此猜測誰是那個叛徒,他們相互指責揣度,在這個小…
人們總覺得,善比惡軟弱。
惡總是很有攻擊性,集中,具備強大的驅(qū)動。
善是渾厚的,是天真的,是趨向一切,發(fā)散的。
人都說孩子是善的,是這世界唯一的純真。
然而,我總覺得,孩子像幼獸一樣,純良,簡單,極端,但是,這不是善。
孩子的惡往往是成年人意想不到的殘酷——因為他們沒有罪惡感。
孩子也會迫害孩子。
你不相信,那么,你看過《丑八怪》嗎?
《丑八怪》,蘇聯(lián)電影,1983年出品,根據(jù)弗 熱列茲尼科夫的同名小說改編。
電影在當時受到很大的爭議:有人說導演就是魔鬼,電影膠片就該拿去燒掉,
但是導演羅 貝科夫卻堅守著自己的殘酷,電影的殘酷,他說:
“我把自己的一生分為《丑八怪》之前和《丑八怪》之后!”
我們的世界充滿了偽善,就像打滿了柔光,調(diào)合了色差一樣,鮮麗光潔。
就像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柯達的眼睛,再也不能習慣真實的色彩和質(zhì)感。
我們不再相信沒有經(jīng)過修飾的真實,因為太丑陋,因為太骯臟,因為太兇狠,因為太殘酷。
我們脆弱的小心臟不能再受一點傷——在完美的世界里,孩子天真可愛一如天使和雨露。
可是我們知道——這世上從來就沒…
揭露兒童心理陰暗面,誰是膽小鬼?自以為是地堅持真理,集體的仇視、迫害給個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摧殘,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真理?堅守住她,不放棄她,像爺爺收藏油畫那樣堅持,像蓮娜替人受罪那樣堅持,但也要拿出力量保護自己的自尊。捐出油畫和木屋,使得不知默默收藏的油畫是國家無價之寶的人,心里鼓起對無私精神和巨大財富的敬佩。說出真相,讓被蒙蔽雙眼的人眼里滿是懺悔的淚水。是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shù)人的手里。
讓人流連的劇情片 《丑八怪》后感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7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