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視劇后,除了李瑤媛的美貌和醫(yī)生之間的完美的愛情關系,最深的是韓國醫(yī)院的透明和真實,完全沒有上下級之間的阿諛奉承,沒有患者的那種送禮手術做的就好的跡象,即使你是新人你也可以和有經(jīng)驗的人叫板,沒有忌諱,完全是一個學術研究的氛圍,醫(yī)生完全投入到拯救患者的生命狀態(tài)中去。影視是反映拍攝領域的一些現(xiàn)象,不可能憑空想象,就像中國之所以有一些反腐敗的影視,是因為生活中存在腐敗,而且很嚴重。所以如果韓國醫(yī)院存在那些阿諛奉承或只為利益不為患者生命的現(xiàn)象,肯定會涉及到的。反觀中國醫(yī)院,不送禮醫(yī)生就給你穿小鞋,什么患者的生命第一位,可能只是嘴上說說,沒有人在乎你的死活,可能我的評論有些片面,第一次評論!
我在大段假期中必然會經(jīng)歷的階段:片荒。PPS上日韓劇場搜了一遍沒一部提得起興趣后來干脆到內(nèi)地劇場去找,后來想想不甘心,不如直接選了個評價還蠻高的片子。當年看MISA也是這么陷進去的。
外科醫(yī)生奉達熙,這個片子其實比較不容易讓人陷進去。其“血淋淋”的真實性以及缺乏浪漫性的男主人公性格塑造賦予本片一個神奇的功效,即讓觀眾拋棄對狗血的期待一步步往劇情線上面靠。
配角塑造也很飽滿,每個人的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醫(yī)生都有豐富的任務性格,私心、無畏、功利名譽或是對死亡的恐懼、對患者無偏頗的判斷,看著捅了自己愛人一刀的病人雖然恨得目眥欲裂還要上前不遺余力地為他做心肺復蘇。雖然不見得如今的醫(yī)生都有這樣的覺悟和素養(yǎng),傳達的這種精神卻仍然是傳統(tǒng)意義上我們所期待的妙手仁心。
女主人公臉長眉短,眼袋一掛,是副標準苦命相(不帶感情色彩,只就事論事),性格里堅毅的部分還是很驚人的,基本維持韓劇里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女一號水準。本人最欣賞的是在救護車掛在懸崖絕壁上,生死懸一線的情況下嚇得哭著喊媽媽,還要為患者握著氧氣瓶供給…
也許它不如日劇《白色巨塔》,不如美劇《實習醫(yī)生格蕾》,但有那樣一個鏡頭把我深深吸引。
達熙不顧自己的身體,不顧母親的阻撓,依然堅持己見。這種堅持不是固執(zhí),是一種追求。
每次累了,我會想到她。在自己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可以疲憊,可以灰心,但決不能放棄!
“外科醫(yī)生奉達熙”當職業(yè)操守成為潛意識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