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疑是蠟筆小新劇場版里面蠻有深意的一部電影,雖然缺少了蠟筆小新應有的“惡趣味”,但影片的內容耐人尋味。
影片通過一個突發(fā)的事件,春日部許多市民卷入了電影。當人脫離了早已習慣的日常,進入了陌生的電影世界時。人會做出什么選擇呢?選擇了怎樣生活,便會怎樣活著。例如片中的野原一家,爸爸廣志為了一家人的生計,選擇了當苦力謀取家用。媽媽美伢為了家用,選擇了去酒吧唱歌。而兒子小新為了不遺忘過去的事,跟阿呆一起每天努力回顧過往的事,可惜還是會遺忘很多事。
“我還以為沒多久,原來已經這么久了。自從家里發(fā)生那件事以后,媽媽現(xiàn)在很安分工作,爸爸也很努力工作,因為害怕被鞭刑。至于正男和妮妮雖然不曉得妮妮怎么想,不過正男倒是很快快樂,風間還是氣我對他說話時沒有很客氣,真是個暴力分子,不過我覺得風間就是那個我認識的風間。
我和阿呆都非常努力不讓自己忘記以前的事情,不過偶然還是會忘記。有點不妙了,當我怎么也畫不出來肥嘟嘟衛(wèi)門的時候,我真的是慌了,現(xiàn)在也還畫不出來。
在這個電影世界里,除了原本電影里的人物以外,其他的好像都是從春日部來的。
我到底是哪一邊的人呢?
有時候遇到很開心的事,我就會差點被忘掉春日部和小白,我得小心一點才行?!?br>這是我目前看到的蠟筆小新里最富有創(chuàng)意也是最富有寓意的一集了。
夕陽下的春日部男孩之于蠟筆小新就像貝克街的亡靈之于蠟筆小新。
而且居然真的是給大人看的!
電影里的世界寓意是什么?
那是我們長大的樣子啊
我們不停的成長
為了生存而漸漸忘記了自己最初的夢想從兒時與小伙伴玩耍的口號開始,到兒時老師的名字
2004年的劇場版《夕陽下的春日部男孩》,應該是和柯南劇場版《貝克街的亡靈》一樣吧。
充滿爭議,注定不會太多人理解,就像盜夢空間一樣。
電影中間,小新自己的獨白,解說了作者創(chuàng)作這部動畫的初衷。
我們每個人都想幻想一個世界,過自己想要的日子,做自己想做的人。
就像我們的夢境,能夠自己去主宰,但大多時候,因為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久了,即便在夢境中,也會順著自己的意識過下去。
而不是想要去反抗,主控。
在這個電影的世界里,其實早就給了我們一個定義。
風間來到這個世界,就立即變成了警長?!美伢居然也變成了一個大胸,明星一樣的人。
其實只要你敢想,你能成為你想要的生活。但大多數(shù)人,不敢去想。因為他們不敢相信,這是不是夢境,或是這一定就是現(xiàn)實。
有些人怕回去,有些人怕回不去。
就像小時候的記憶,朋友,生活……終究會隨著我們的長大,慢慢被遺忘,雖然有時候你竭力想要記起來,但還是想不起來。
有時候是真的不記得,會恐懼。有時候是自己故意不想去想起,因為那時候太尷尬。不想記起尷尬、弱小、卑微的自己……
這部電影很深刻
[img=1:C][/img]
“直到我發(fā)現(xiàn)自己畫不出肥嘟嘟左衛(wèi)門的時候,我真的慌了?!?br>講真,這部片子的寓意實在太大了,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從許多方面去解讀,命運,人生,夢想,社會,宗教,女性主義甚至政治,以及我想不到的其它層面。
[img=2:C][/img]
片中從現(xiàn)代都市不小心穿越到電影的靜止時空里,后來不得不生活在西部拓荒時代貧瘠蠻荒之地的人們,被邪惡無理的規(guī)則所束縛,漸漸失去了從前的記憶,變得懦弱又麻木,忘記了世界本來的樣子。正因如此,他們無法對抗強權,找不到回歸現(xiàn)實的出口,永遠永遠都得生活在虛幻的荒野里。
這一切都讓人腦洞大開,不自主地會聯(lián)想起很多事情。
想起很多被束縛,和被一點點忘掉的東西。
想起本來應該捍衛(wèi),但是因為懦弱而放棄的東西。
想起自己一直以來被灌輸,但其實應該質疑的東西。
想起一些明明是錯的,但是沒人站出來反對的東西。
想著想著就怕了。
[img=3:C][/img]
我感覺這部劇場版跟其他的來比應該算是比較好的了,但是我覺得妮妮在這部劇場版的戲份有點少,而且對妮妮的任務刻畫不太飽滿,只有妮妮說的幾句臺詞而已。特別是進入電影世界后的心里描寫,小新和阿呆很想回去,每天都要堅持去回想春日部的事情,正南習慣了這里,想要和妮妮在這里一直生活下去,風間一直記得春日部,卻不想回去,不想在當一個無所事事的小鬼,可唯獨妮妮沒有表現(xiàn)出來,像個局外人,到后面穿內褲時只被小新的幾句話就給動搖了,感覺有點突兀。不過這部劇場版還是很值得給滿分的。
“蠟筆小新:呼風喚雨!夕陽下的春日部男孩”優(yōu)秀的家庭片 我想... 這些夢想都可以是變數(shù)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6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