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城邦是大寫的人,那么人就是小寫的城邦。
如果美國可以搞定米洛舍維奇而拯救遭受屠殺的非塞族人,外星人可以搞定人格連續(xù)體的自我立場以使這個人更成功、更健康,這個宇宙更和諧么?
所以柏拉圖提供的這個奇怪的大前提,果然說明他是個獨裁者培養(yǎng)基吧?但如果一個人要砍斷自己的手,要一次性吸食三兩heroin,要把自己貢獻為食物,一個別人,有權(quán)、有義務強行阻止他么。
“it's the basic rights to be fuck-ups!”如果人類真的獲得過這種基本權(quán)利,世界早就走到盡頭了吧——不亦善哉。
2.
上述問題,是個非常古老的問題。古老到盧梭,古老到柏拉圖。而本片用嘴炮這種往往只有放到二次元世界才不違和的策略來呈現(xiàn)出這塊內(nèi)容。
三部曲里,這一部是最為程式化和單線條的,各種自我復制的痕跡,比如注啤酒的視角,比如改造人就是僵尸2.0;連BGM都是過氣得觀眾不太知道了的歌。
真是,像simon和nick一樣,帥則帥,萌也萌,惜乎老咗。
3.
可是這多年后,恰恰是這蒼老脆弱的片,最最看不得。諺云“老不看三國”。據(jù)傳是因為助長老奸巨猾。什么啊
我說說我的感想吧...由于科技發(fā)展人們都被同化了,當人們脫離科技后卻又感覺不知所措。而主角從一開始就拒絕同化,被科技同化,一直保持自我追求自由,在電影中可以看出他的與眾不同,當人們脫離科技,回歸''原始社會時“,他又帶領(lǐng)著空白人利用去同化人類...這劇情很諷刺,講出了我的心聲又提醒了我,科技發(fā)展太快了
從看《僵尸肖恩》開始,我就知道,有些模樣的電影,打死我一輩子也想象不出來,如果電影僅僅用想象力來評判的話,賴特的電影永遠是巔峰。
也許是隨著自己奔4去不倫不類的年紀,回頭看到90后都已小樹初成了,閑暇時候閑聊幾乎兩代人的過往,20年的時間,很多東西都變化了,天不那么藍了,水不那么清了,從小打架淘氣的那個年代,現(xiàn)在幾乎完全找不到原來的味道了。查了一下導演的年齡,的確也生在那個有7的年代,成長在有所謂“春天里”的時代,所以這部電影應該算是一部懷舊電影,對現(xiàn)代進步的一種探討。
昨晚純粹是睡不著,凌晨1點打開電視看了這片,開始大量的對白充斥著,差點半睡半醒的我被炸爆,心理想著,是否又像前一陣看過的電影《十年》一樣,對學生再聚會的一種簡單回憶和現(xiàn)在生活的感慨?直到幾間酒店后的廁所里一切開始變得有趣,故事開始鮮明化,原來這不僅僅是再走一次青春路途,不僅僅是再回一次放蕩不羈的年代,現(xiàn)代工業(yè)編織起來的企業(yè)文化,從而形成的社會生活秩序,越來越趨同化,曾經(jīng)那些風格各異,特色鮮明的酒吧街
英倫獵奇鐵三角Edgar Wright、Simon Pegg和Nick Frost的「Blood and Ice Cream trilogy(血與冰淇淋三部集)」完結(jié)。Wright的作品對我來說就是那種看完想從底層爬到頂樓再來一套腹肌撕裂者的類型,思維總能在一遍遍觀賞后被一次次激活,仿佛在炎炎夏日猛地扎進冰池還腰不酸背不痛腿不抽筋般暢快。這里要強調(diào)的是,三部片的劇情沒有任何關(guān)聯(lián),之所以稱為三部集是因它們的鐵打的團隊陣容和相互呼應的創(chuàng)作理念。
(由于關(guān)鍵劇透者往往屬于經(jīng)常被鞭尸的族群,這里就簡單提一下三部片故事脈絡。)
「Shaun of the Dead(僵尸肖恩)」(2004):Shaun在工作上常被同事嘲笑,其室友Ed則成天寄住在Shaun屋內(nèi)打電動,兩位成天渾渾噩噩,對未來一片慘白,夜晚則經(jīng)?;煸诶鲜骄瓢梢蛔矸叫荨M蝗唤┦北l(fā),大家都陷入重重困境中,Shaun必須攜手Ed,去營救母親和與自己關(guān)系不太和的繼父、剛分手的女友和朋友們。以及…
「Hot Fuzz(熱血警探)」(2007):Nicholas Angel作為一位霧都的高級巡警,在破案擒賊上屢建奇功,卻招致同事嫉妒
來花癡美貌的,在開頭少年變成西蒙牌老屌絲的時候,退下了;
來看懸疑情節(jié)的,在老頭說明書一般的一通泄底之后,退下了;
來看科幻情節(jié)的,除了塑料模特反派和攝魂藍色電光,別的啥也沒有了;
來看槍戰(zhàn)的……不好意思,本片沒有槍彈……
如同影片里陪著西蒙胡搞到最后的只剩下喊出,“他是爛人,也是我的爛人”攪基宣言(并不是,不過也差不多了)的胖子,現(xiàn)實里會追隨這部片子的,大概就是愛西蒙,喜歡看著這人到中年還依舊可愛兮兮的家伙,在影片里從頭到尾的歡樂混亂了。
影片整體節(jié)奏很快,情節(jié)比較連貫,bug也不少,而且西蒙同學在此片里前所未有的任性。
下面是正兒八經(jīng)的影評。
少年一去不返,可笑如同你我。沒有闖關(guān)的世界盡頭,在意氣風發(fā)的清晨算什么呢,紅塵萬丈,正等著少年用新的光輝讓自己繼續(xù)不可一世。
誰知道情節(jié)急轉(zhuǎn),前方紅燈,西蒙左眼三道右眼三道中年衰褶,滿臉不忿的坐在椅子里,給觀眾一個醒目提示:不是少年俊美都會變成中年優(yōu)雅,不是肆無忌憚都會變成獨一無二,那方朝霞不是明日啟程而是青春終點
看完才知,這是繼《僵尸肖恩》、《熱血警探》之后“血與冰淇淋”系列的第三部??催^前兩部的自然懂,這片是什么走向了。血就不用說了,好在換了顏色,以避免血腥蓋掉它的真正主題。冰淇淋么,就得仔細找找了。
http://www.saoyuying.com/2015/06/the-worlds-end/
本片的喜劇效果的呈現(xiàn),和前兩部略有不同。在高能劇情開始后,劇情緊張多于幽默。大部分的搞笑任務都肩負在前半段西蒙·佩吉的那張嘴上了。比如在各種危急關(guān)頭討論該怎么稱呼外星人,以及英語代詞的用法。好在效果還不錯,能讓我笑好幾次的電影如今已經(jīng)不多了。當然除了搞笑,血與冰淇淋怎么能少了血。廁所大戰(zhàn)小青年和四腿合體雙胞胎之戰(zhàn)恰到好處,讓觀眾high起來卻又不緊張過度,更多的精力能用來領(lǐng)會其中的笑點。
那《世界盡頭》不想用血腥蓋掉的主題是什么呢?西蒙·佩吉演的Gary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不僅發(fā)小們批評他,女神批評他,外星人也批評他。沒有家庭,沒有事業(yè),沒有孩子,沒有成就,他也沒怨天尤人,反而看上去比所有人都快樂。其實他又有什么錯呢?人生的終極奧義是快樂
《世界盡頭》世界已經(jīng)這個慫樣,我們還一起玩么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