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1:C][/img]
何為生命?五種元素的精細組合。
何為死亡?五種元素的再度分解。
——喬克巴斯特(烏爾都語詩人)
本片是2015年印度電影中罕見的高分片,IMDB分數(shù)達到了8.2分(和《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同分),但我很懷疑它是否能獲得影迷們的喜愛,因為片子拍的太過非主流了。
影片有兩條獨立的故事線,最后由一個小物件偶然的連接在一起,這樣的結構,讓人很容易聯(lián)想到《孟買日記》抑或《特修斯的船》,巧的是,這兩部也都是非主流的作品,體現(xiàn)出印度人對人與人之間巧妙緣份的迷戀,這種緣分的背后,是一種生死輪回的理念,比如《特修斯的船》中,三個器官移植者接受了來自同一人的器官捐贈,并在最后相遇,表面上是三個人的緣分,深層里是死者在三個人身上的重獲新生。而在本片中,男主角迪帕克女友死亡后,她的戒指意外落入了女主角德維的手中
這本電影和一般印度電影不同,非?,F(xiàn)實,非常有震撼力,永遠的恒河,見證了多少生離死別,這才是真正的印度。
生死其實是非常老套又很難把握的題材,用的不好就會沉悶,這本電影給人以正能量,它的結尾非常好,時間的長河可以抹平生死,永恒的生命。
如果印度電影都能像這樣的好,真的不錯。女主角在中國審美上來講算得上是印度美女了。
上次看印度片子還是“摔跤吧,爸爸”,沒有這么直接的用恒河,加特火葬場,印度宗教觀倫理觀,種族等級制度這些非常隱秘以及Local的文化印象。尤為巧妙是借助恒河這一承載印度人靈魂的意象,串聯(lián)起來薩奴的死,火葬場,戒指(30萬),賭錢比賽潛水,訛錢的警察,一系列影像。生死名利,愛恨情仇,仿佛都可隨著恒河水一去不復返,卻又難以逃脫輪回的命運轉盤。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注:出于對片子結尾男主女主一起渡河要去的Katosaa(格多森)簡單的查了一下子,發(fā)覺這個地方還是很難查到,只有一本The Mahi Kantha Directory,<圖片4>
介紹北印度新政權更迭后的目錄或許有一些內(nèi)容(但也找不到電子資源),恐怕需要翻墻仔細考證一下才知道最后男主那句“人一輩子需要兩次去格多森,一次是一個人,第二次是兩個人”有何深意,當然也可以看作是他搭訕的小伎倆,預示后面兩人的展開。但還是對北印度這個陌生的地理概念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種下一棵草。
父親趴在女主懷里哭的時候
我也哭了
從最初的彼此不理解到彼此釋懷
是不是父女間的感情好像都存在一點距離感呀
私奔,對于熱戀期的人來說是一件神秘而向往的事
往往是頭腦發(fā)熱的瞬間吧
現(xiàn)實與世俗是跨不過去的坎
男女主最后應該會在一起吧
有過相似的感情經(jīng)歷
相同的出身
共同的目標
也許這才是愛情最好的表達方式
【死生契闊】2015年,開房、焚尸、勒索,但還是神圣的印度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2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