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四劑預(yù)防針
1.話癆片
2.場景固定
3.1986年的電影,彩色有聲.
4.總之好評
找不到字幕版的資源,便自己搜了一個中英雙字的字幕嵌入,一切就緒,打開欣賞,呵呵,這字幕挺實誠的,真的是中英雙字沒騙我,不過那是前5分鐘中文,后面則全是英文。
拜其所賜,我成功的投射了一部分自身的情感進(jìn)去?! ?br> 本來以為是怎樣的文藝片,主打?qū)以嚥凰瑴剀坝H情牌,也早已經(jīng)做好了準(zhǔn)備,就等狗血揮上我的臉,白發(fā)人一走,然后眼淚落一落 the end.
哼,真要這樣我還就不看了.
一開始導(dǎo)演切了小鎮(zhèn)的幾個遠(yuǎn)景出來,樹是樹,房子是房子,美好是美好,這些基本奠定了它的文藝基調(diào). 之后的場景就固定在一所宅子里,鏡頭跟著分給了兩個人,從這個角度而言,說他低成本都過不去,他根本沒有什么成本嘛.
兩個人之間能發(fā)生什么呢,’gravity’里面兩個人為了生存共同掙扎,’人在囧途’里面徐錚和王寶強一路囧途,’天使A’牛郎和仙女擦出愛情的火花,但這些電影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嘮嗑。沒錯
很奇怪,這個片子雖然主角最后自殺了,我卻反而感受到了一些激勵。
看到主角說,假如我很喜歡某一個東西,比如米布丁或者熱玉米,我就可以活下去,可惜沒有。
我就想到,我很喜歡蛋糕,我喜歡一大口咬下去奶油蛋糕那種甜膩的滋味塞滿嘴里的感覺。我媽媽做的餃子特別好吃,我在外面從來沒有吃過那么好吃的餃子,好想現(xiàn)在就回家吃一頓。想到我還沒有去看過兵馬俑,沒有去天安門看過升旗,甚至都沒有好好的去北京玩過一趟。就突然覺得我還有好多好多想做的事情,我對未來其實還有很多期待。
根據(jù)獲得普利策獎的同名戲劇改編而來,兩大影后安妮班克羅夫特和西希斯派塞克用精湛的演技共同撐起了這部只有兩個演員的電影。
相對于戲劇夸張放大情緒的表演方法,電影版更接近于生活,也讓人更加感到絕望和無力。杰西的父親在她小時候用槍自殺身亡,而那時候父親是她唯一的交流對象,她遺傳了父親的癲癇病,很多時候病情發(fā)作,她在事后毫無所知。她按照母親的意愿和木匠結(jié)了婚,努力卻還是無法擺脫離婚的結(jié)局,她的兒子吸毒入獄,弟弟和友鄰對她十分排斥,這些都是自閉自殺的根源。
如果你連死都不怕了還怕活著么?
是的,活著更可怕,那是種身陷深淵看不到半點星光的絕望,而死亡是連絕望都不會來打擾的萬籟俱寂。
有的人尋死是因為遇到了坎,這種偶陷復(fù)水重山的人尚能被激起對柳暗花明的向往,越是沖動越易被挽回。而有的人是被黑暗慢慢吞噬的,他們的尋死是那些求生者無法理解的執(zhí)著,看似平靜安詳,但就像本和河流互通的池塘逐漸在交流處筑起壁壘,終成一潭死水,擲一塊石頭進(jìn)來還是會蕩起凌凌波光,可這只是表象,內(nèi)里早已惡泥翻涌。
杰茜的母親是一個典型的普通女人,丈夫不愛她
電影改編自瑪莎·諾曼的劇本。電影里結(jié)尾處比劇本多加了一句臺詞:“我一直在你身邊,但我卻不知道你那么孤獨”似乎恰到好處。
綜觀全劇,開頭母親喜歡戶外的風(fēng)景,而女兒卻一個人在屋內(nèi)不停整理;女兒將死后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還將此后二十年的禮物都準(zhǔn)備好,一切的一切母親都未察覺。無法說女兒不愛母親,也無法怪罪母親對女兒的關(guān)注不夠。只是最終的解決方式是在久久的沉默之后的滅亡。
那一晚她們聊了很多,母親與丈夫、母親與女兒、兄弟、前夫、兒子。母親用盡一切的方法去拯救
下午在廣州看了焦媛和米雪演的話劇,回程路上在手機上搜到豆瓣介紹的1983年版本的同名美國電影。
看了兩遍還是迷迷糊糊理不清情節(jié)。大概是:
1)女兒Jessie在晚上自殺前和母親的長篇對話。
2)Jessie有癲癇病,找不到工作。老公出軌后離婚,離開了家鄉(xiāng)。 兒子不成器,吸毒搶劫。她陷入困境,拒絕社交,不肯外出。
3)Jessie的父親患病后去世,Jessie和父親感情甚篤。父親也不喜歡說話。
晚安,母親:所謂母女一場已是最深的緣分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54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