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一主演,同樣的導演,但著實不必再用一個“放牛班”來套用翻譯片名??赐暧捌?,你要記得“放牛班快樂頌”的譯名給你的期望,不用喝涼水,就會自然給自己大大失望一下。
好吧。來對比,“快樂頌”沒有“春天”來得單純。背景與主次都好多。好片只要一個主旋律一種耐人回味的感動就可成為經(jīng)典。我現(xiàn)在想起了類似的影子,《天堂電影院》好片中的經(jīng)典。
一個天使一般的男孩,一個瘸了腿的老馬般的父親,在劇烈動蕩的時代背景下,只能像一只背著房屋在火山邊沿禹禹獨行的蝸牛,掙扎生存,法國電影一直是影壇的小清新,濃烈的人文色彩,俏皮的對白,極端的諷刺、暗示,特殊的場景,演員的夸張演出無一不使人腦洞大開。
影片在濃郁晦暗的色彩下開始回憶, 男主皮谷守著搖搖欲墜的劇院工作,妻子也跟別的男人跑了,因為這個建筑商可以給他穩(wěn)定的生活,家里的小男孩找到劇院以前的音樂指揮學習手風琴,在街上賣唱賺取一些散碎銀子補貼家里的貧窮生活
看完了,感覺不太好~
其實故事就是比較老土的一種,主人公生意破產(chǎn)了,老婆跑掉了,兒子的撫養(yǎng)權也歸前妻了,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重新振作~最后大團圓結(jié)局~
本片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兒子最后和老爸團聚了.
本片溫馨感人,不過有點沉悶。
《放牛班歡樂頌》,導演克里斯托弗·巴拉迪繼處女作《放牛班的春天》后繼續(xù)演繹音樂的故事,不知為何挺喜歡那個年代的音樂,雖然處于動蕩歲月,但人們依舊在努力的活著,全國罷工,經(jīng)濟不景氣,可人們依舊會花錢去音樂廳,對于現(xiàn)實的不滿,人們尋求精神寄托,而劇團也沒有讓觀眾失望,很成功,緩解了現(xiàn)實生活帶給大家的疲憊與無奈。電影的原創(chuàng)音樂真的很棒,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的提名。在“春天”之后接著看了“歡樂頌”,不知為何中文翻譯依舊延續(xù)了“放牛班”,難道只是因為還是“春天”的主演嗎?剛開始看開頭的時候確實感覺挺無趣,只是小男孩JOJO給人留下了印象,本來不打算繼續(xù)看了,但等了兩天想起這個電影,腦中就回響起了JOJO歌曲的旋律,于是決定耐著性子看完吧,果然三分之一后看到了想要的,劇情雖然平淡,也沒有賺到大部分觀眾眼淚,不過親情,愛情都有了,挺溫暖的。四星給音樂和演員以及私人情感,就是喜歡那個年代的音樂與生活。正因身處亂世,才更能輕易果斷的去做想做的事,因為失去太多,所以生存給你去拼的勇氣,讓你更加坦蕩。
與年輕導演christophe Barratier的前一部作品《放牛班的春天》大紅大紫的境遇相比,這部《北郊1936》在國內(nèi)不溫不火甚至顯得有些寂寥。至少在豆瓣上只有寥寥2篇評論。mtime上也只有6、7篇。大多數(shù)人關注過此片,轉(zhuǎn)而又淡忘了,畢竟眼下可供選擇的電影實在太多。
故事的背景年代資料,可以參考Luc 在mtime上的評論
http://www.mtime.com/my/197021/blog/1562969/
個人覺得這篇評論很棒,對演員,導演的分析都比較中肯,值得推薦。
作為一名感性影迷,我只能聊一些粗淺的觀影隨感了。
北郊1936年的主角仍是放牛班里扮演馬修學監(jiān)的熱拉爾·朱諾,喜歡這個大叔渾圓的身材和漫畫式的表情,非常適合扮演劇中那位愛子心切,快樂又偶爾發(fā)些脾氣的好老爸。而他和手風琴男孩的父子關系不禁使人與放牛班春天聯(lián)系在一起,兩部電影又都是音樂體裁,也許導演考慮到這樣的組合能保證影片有賣點吧。
親情,愛情,音樂廳內(nèi)每位工友間的友誼,工會與納粹政黨和資本家的斗爭……幾條線索同時展開,劇情如luc所言過于飽滿,不似《放牛班的春天》簡單的學生學監(jiān)關系
【簡言之......】
首先,旁軸太多
雖然主軸是Pigoil (Gérard Jugnot 飾) 和 Jojo (Maxence Perrin 飾) 的父子情
然而法國革命的背景、女歌手Douce (Nora Arnezeder 飾) 的身世、Douce和Milou (Clovis Cornillac 飾) 的愛情故事......
儘管彼此相關
似乎可增加豐富度
但在在模糊了主軸的深刻程度
接著,前半部太過冗長
或許不時佐以輕鬆幽默在其中
但還是會覺得節(jié)奏太慢
而且對於不了解法國當?shù)?、當時文化的人來說
還有點無法理解他們的幽默
然而,近尾聲的歌舞表演
佈景雖不似紅磨坊年代 (約19世紀末) 的華麗
但簡明呈現(xiàn)那個時代 (1935~6年) 勞工階級的生活和自娛的歡樂
另外,不斷重新經(jīng)營劇院、生存的歷程
更讓人看見那個年代的團結(jié)、互助、溫馨與盼望
Rating:5.3 / 10
好看!北郊1936年的影評 從烏云縫隙中抓緊生活的陽光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