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很感慨,體育老師死了,很憂傷,但結(jié)尾又充滿希望。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問題的,酒精可能會帶來一時的狀態(tài)飛起,游刃有余,輕松自在,可過量的酒精依舊像一把刀,傷人身也傷人心。
看似客觀合理的“研究”為酒精的攝入找到了一個合理的理由,仿佛喝了這酒,中年的失意、家庭的不睦、育兒的辛苦、工作的不順就真的煙消云散了。殊不知,這也是滑入泥潭的開始。
在享受到酒精帶來的快感后,對酒精的依賴也逐漸顯現(xiàn),美好的假象終究是被戳破了,之前的不順沒有被解決,反而變本加厲起來。人
挪威心理學(xué)家 - Finn Sk?rderud 提出一個理論:當(dāng)人體內(nèi)酒精達(dá)到0.05 BAC (Blood Alcohol Content),那人將會更放松兼有創(chuàng)造力,從而讓個人生活多方面地更有效率。
四個中學(xué)男老師因困惑于中年危機(jī):乏味單調(diào)的工作、不被學(xué)生尊重、家里夫妻生活冷淡、或個人生活困境等,而決定對以上論點加以嘗試。他們起先淺嘗即止、嚴(yán)格遵守0.05的界限。但嘗到甜頭后四人生活開掛,決定追加酒精指數(shù),而生活亦開始失去控制,影響身邊人...。
丹麥導(dǎo)演 - 托馬斯·溫特伯格 Thomas Vinterberg
熱力四射的學(xué)生們的繞湖喝酒活動
但是忽然戛然而止
好像是老師們對于學(xué)生們的酗酒不太贊同
想要零酒精計劃
于是學(xué)生的青春張揚和老師的沉悶低調(diào)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某位老師馬丁自己也覺得自己比原來沉悶了
馬丁是高年級歷史老師
他要求的歷史考試被大多數(shù)學(xué)生和家長要求取消
馬丁的生活從目前來看是沉悶而沒有激情的
晚上一些朋友約他去吃飯,他從拒絕喝酒到大杯喝酒,喝完酒后他和朋友變得輕松且放肆。
于是第二天他在上課之前嘗試喝了點酒,當(dāng)他在下班后和同事說了以后
看著四個好伙伴借酒來點亮中年的人生,我一股腦的就想起了:千年前,華夏大地天朝上國有一幫老漢也這么干。。。
任性非主流的老李又想當(dāng)縱橫家又想當(dāng)俠客,他自己陪著月亮也能喝嗨,然后還就跳起來了: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豁達(dá)樂觀的老蘇被黃州被貶三年,喝到半夜才回家,敲門沒人開,只好倚著棍子兩眼發(fā)直愣愣地聽著江水:夜飲東坡醒復(fù)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yīng),倚杖聽江聲。
四個中年男子各有各的煩憂,人到中年,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大體都會遇到。
馬丁的幸運在于,有這么幾個‘損友’讓他開始體會到酒精帶來的快樂,并且是一起去感受個實踐。
生活中,酒,易可得。友,隨著大家生活軌跡逐步進(jìn)入正軌道,比找個稱心的工作還難,大多嫁人娶妻生子,生活重心逐漸轉(zhuǎn)到家庭和育兒。很多酒,都是自己喝的。
一邊看電影,一邊喝著酒,又快樂又悲傷。
快樂會一直隨著比例增加而增加嗎?并不是,甚至?xí)愀?,甚至甚至家破人亡,影片中真的是家破人亡了,難道不是嗎?
快樂,真的有
【酒精計劃】煮酒只能“論”英雄-又一出理想主義的悲劇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