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片子是因為之前被片中的一個畫面所吸引了。本想著以后再看,收錄在看單中,但后來有刷到了一個片段,我就突然有一種沖動,我要看。
故事大概就是講一個少年不小心殺掉了自己的敵對而感到悔恨,敵對的母親來質(zhì)問少年,少年出獄后,原諒了少年并讓少年作為自己的兒子一起生活。少年也是改過自新,但當?shù)匦碌膭萘δ赣H以及妹妹的做法,讓少年血洗了勢力并同歸于盡的故事。
其中母親所展現(xiàn)出來的精神,首先是一種寬恕,當母親看到了少年的悔恨痛苦后,母女親動容了,于是母親決定要幫助少年改過自新
看完這部電影的第一感覺就是,韓國電影已經(jīng)超過我們太多了。這樣一個簡單的小故事,放到中國導演的手中,決不會這樣的凄涼和優(yōu)美。電影所講述的故事在開始的時候多少有些美好,一位從監(jiān)獄歸來的兒子和他的一家人,安安穩(wěn)穩(wěn)地生活。電影的后半段,故事便開始變得“硬朗”起來。在電影的最后一段大復仇開始后,我相信很多看到這里的觀眾都會感到一種酣暢淋漓后的無比心痛,很多人會為這一幕的發(fā)生而掉下眼淚。好在電影的結(jié)尾,妹妹的那一張笑臉,多少的緩解了我們內(nèi)心對于這部電影的憂傷。另外,電影的主演“金在沅”很意外,演出的很成功,把一個男人的憨厚的可愛表現(xiàn)的很好,是一位好演員。
end
說真的,一開始我沒對這片子抱任何信心。這樣或許是好的,沒有希望,比較不容易失望。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還好,沒有失望。片子不錯。
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哭了好久,宿舍姑娘拉著我說咱吃大腰子去,好好補補,這才讓我止住眼淚。
還是覺得,應(yīng)該再給這片子寫點兒什么。用我這些早就沒了靈氣兒的文字。
這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人,他們錯過,他們后悔,他們贖罪,他們迫切的,希望,能開始全新的生活。
可是,沒有人給他們這個機會。
我多么想進入正常人的世界啊,多想只是簡簡單單的過日子,和你們一起,這樣,算是奢求么?
泰植有一個小小的本子,每次看他往本上寫東西的時候,那表情,都充滿了希望似的,燦爛亦如向日葵。
他寫,不再喝酒,不再打架,不再哭。然后,心平氣和的安心過著單純幸福的生活,寧愿付出一切,也要做到這些。
可是,你真的以為,向日葵追日,是因為它喜愛陽光么?
錯了。
植物學家已經(jīng)證明,因為向日葵花盤底部,有一種懼怕陽光的物質(zhì),所以,它必須努力昂起頭,將底部永遠處于,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這就是向日葵的悲哀。
十分悲傷的一部電影,很想給四分,要是有三分半就好了?,F(xiàn)實不是非黑即白的,充斥著大量的灰色地帶,但面臨選擇時,沒有灰色,非黑即白,要么忍氣吞聲承受一切,要么走向血液凝固的黑暗。但我想這部電影不是為了摧毀美好,他用影片中溫情的片段告訴我們心中懷著愛走下去,無論黑暗還是白晝,有愛支撐便可以忍受孤獨。
影片的成功之處就是對感情的掌控很到位,表面是浪子回頭的故事,其實在這之中充滿了對親情,人性,生活態(tài)度的思考,尤其是影片中對親情的刻畫,為其增色不少。親情,不得不談的感情,一位母親接受了一位親手殺死自己兒子的年輕人,并且稱呼他為兒子,這樣的事情其實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不是沒有,而這樣的寬容,這樣的理解,也許真的只有為人母之后,才能切身的體會。這應(yīng)該是導演給我們的意外之一。影片中的很多場景還是延續(xù)了韓國電影所特有的溫暖
是部好電影,拍的雖然不算細膩,不過已經(jīng)足以表達出真摯的感情,浪子回頭金不換,不知道是不是就這個意思,而這個社會的包容性呢?僅僅是個別性的嘛?從小到大,我算是一種游走在各種生活中間的人,小時候周圍的伙伴紛紛進工讀學校,并不是說真的人就壞到糟糕透頂,而是那個年代就是那樣,偷鐵賣錢,僅僅有時候就是為了吃上自己想吃的糖球,再到后來的直接盜竊甚至搶劫,其實想法真的很簡單,打過人后自己也會害怕,撒過慌后自己內(nèi)心也在掙扎,那個時候聽的最多的是,誰誰打架厲害,后來才懂得什么跟什么啊,主要是看誰打架敢下手,上高中后,聽說童年的一個小伙伴被殺了,唉,有些路還是不能走的,然后又聽說曾經(jīng)的同學生病過世了,會感慨生命的無常吧,再到戀愛的滋味,再到腳踏兩只船的感覺,呵呵,我感受得太多了吧?偶然看見多年沒有聯(lián)系的同伴,看著一家三口的牽絆,大家都老了吧?都變好了吧?走了這么一大圈,人間冷暖,就如同明白了所有的答案一樣,最后知道自己最渴望的是哪種味道,而現(xiàn)在又變得遙不可及,電影中也是這種情景,我想變好了
2006年,為了動作而劇情——《向日葵》影評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