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畫面,導演致敬了庫布里克發(fā)條橙的經典鏡頭,用一段帶著色情的暴力,讓一個逆來順受已經成為習慣,不懂是非曲直的女人,重視自己的謬誤,當然脫胎換骨并非睡一覺就可頓悟,殘忍的自殺橋段,讓人不忍目睹,我快吐了,但這也是她重生必然走過的奈何橋。
即便親口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能讓自己解脫,但那也是正視自己的開始,問題是,太多人為了種種原因,寧可死扛,也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失誤。所以,Josephine暴力相向,一開始雖然很難接受,我都以為是一本反映警察黑幕的電影,那就落入俗套,后來隨著情節(jié)的延伸,她的暴力成為美學,成為必然,不打不成氣。
當然,JO的女兒也是孌童父親的受害者,所以她的氣憤,她的執(zhí)著,她的暴力又有了很好的解釋。
雖然,這本是女權主義者可能會拍手稱快的電影,但是由向先生出品,總覺得不是那么味?要么是他逼近知天命之年,開始反思原罪了?還是打著女權的名義,以裸露的戲份來打政策擦邊球?
很多的時候 當看到某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發(fā)生的時候,說得最多的話就是這人怎么會這么愚昧啊,怎么就不知道怎么樣怎么樣???后來才慢慢的理解到,他們不是不去怎么做而是不知道可以那么去做。當生活只剩下溫飽外面有什么還重要嗎?
其實很多的時候不是別人來騙你,都是自己在騙自己。不管什么說多了別人不會信自己就第一個相信了。
有多少人還過著這樣的生活,如果沒有被揭露出來的,還有多少人繼續(xù)這樣生活下去。社會法律能幫到多少?
如果這樣的片子是為了警示社會,可是受虐者和施虐者看的到嗎?
看到的更多的還是我們這樣事不關己的人吧?當觀影的情緒過后還剩下什么呢?
我一直都想不明白李碧琪為什么不說出警察要問的真相呢?她是不是覺得只要不說就可以當沒有發(fā)生過。
世界上的母親千千萬萬,真的不是每個都愛自己的孩子。保護不了自己的孩子再多的借口再多的理由都不值得原諒即使很值得同情。
幾位演員,唐寧的選擇很是合適啊,天生的娃娃臉,演出這樣一個飽經折磨的單親媽媽太合適,演技雖然有很大提升但是相比邵美琪的氣場還是有點弱。呂慧儀
感覺本來是個挺有張力的故事,但這個導演卻處理得到喉不到肺,以至于看到最后我都不知道他的key point是什么~
唐寧的演技還是值得贊一下,有點突破。
邵美琪不知是發(fā)型的問題還是別的什么,臉實在有點腫,影響視覺效果。
線索十分簡單,簡單,很符合“三級片”的特征,這部三級片夠驚悚的,孌童+亂倫+強奸。一個26歲的母親,一個11歲的女兒,女兒被母親失手打死,謀殺。但警方的調查還顯示,小姑娘生前受到性侵犯,最大的嫌疑犯就是母親的男友。但母親一直拒絕承認自己知情。助理警務處長邵美琪的嚴刑逼供,在沉默的口供室展開。
實際上,這是與我們慣常思維中的“三級片”掛不上勾的一個電影。很多人,都要將它看成是文藝片吧?
我們對文藝的理解,不就是陰暗、羞恥、痛苦這些詞兒么?可惜的是,香港人素來不敢高估讀者的智商,所以,情節(jié)和結構,仍是老套。
到了快昏昏欲睡的時候,終于來了一個背面的裸體(會是裸替的背嗎?),不過整體上來說,邵美琪前期的煞氣,還是營造了一個凌厲的氣場,讓觀眾在老套庸俗的結構中緊張起來。這樣的緊張和《奪帥》是類似的,有時候我們不禁發(fā)問,這就是商業(yè)規(guī)律嗎?
如果僅僅在渲染前面那個故事,這和紀錄片何異?讓我感興趣的東西,姍姍來遲。邵美琪回到家,給熟睡的女兒輕輕蓋上被子,突然手機響了,被驚醒的女兒,好像在噩夢中
【短暫的生命】爛俗的驚悚片 唐寧的演技有進步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