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
英國電影,用陽光流暢的手法來拍這部同性戀題材的電影,當然手法單一,故事平凡,盡管是獨立電影,已經(jīng)趨向于美國好萊塢的制作方式。故事講述80年代的英國社會,撒切爾夫人任首相期間,對礦工裁員的條例,礦工與同性戀組織聯(lián)合起來,進行聲援抗爭,在這期間,礦工與同性戀組織發(fā)生的磨擦誤會,以及相互了解以后產(chǎn)生的影響與友誼。這是一部十分積極向上的影片,沒有用灰暗的色調來表現(xiàn)挫折,而是勇往向前,相互理解,一起奮斗,贏來了自我突破的勝利,以及團隊合作的力量。影片告訴我們的是,要勇敢面對自已,只有掙脫了自己的牢籠,才能去面對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這個世界,這種愛被誤解了,誤解之深,它甚至被描述為‘不敢說出名字的愛’,為了描述這種愛,我站在了現(xiàn)在的位置。它是美的,是精致的,它是最高貴的一種感情,它沒有絲毫違反自然之處……這個世界不理解這一點,而只是嘲諷它,有時還因為它而給人戴上鐐銬。
——王爾德
本周,我的一部分小伙伴們集中刷了兩次屏。
第一次是《奇葩說2》的宣傳片段里,外星讀書人蔡夫子含淚說出柜的不易和做為“勇敢的人”的孤獨與辛酸;第二次是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全境合法,品牌們的支持廣告與同性家庭們的笑容影輯。那些陽光下燦爛的笑容讓我想起去年戛納酷兒獎的得獎影片《驕傲》。
如果你們因為卷福和花生的基情四射和《小不列顛》里的基腐喜劇彌漫,就以為大英腐國是由來已久的基都,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至少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腐國還是個極度保守意識和鐵腕統(tǒng)治的國家。如果現(xiàn)而今的同志游行看起來更像濃墨重彩又青春洋溢的小鮮肉嘉年華的話,1984年的驕傲游行,是一群被保守社會隔絕的邊緣人,鼓足勇氣忍受著歧視目光的集合吶喊
當力量不夠時,我們需要合作。不要把眼光只放在一個點上。權力和權利都是靠爭取回來的。沒有經(jīng)歷過斗爭,是得不到想要的?。《诙窢幹?,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老毛說的,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很正確。從群眾的觀點來說,游行,罷工就是通過極端手段達到想達到的目的,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群眾結晶,也就是有領導人,而這個領導人他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但他肯定是偏執(zhí)狂!
1984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采取鐵腕手段打壓工人運動,礦工群體發(fā)起了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罷工。在同年的倫敦同志驕傲游行中,一群男女同性戀決定主動為罷工工人籌款。然而尷尬也隨之而來:工會竟然羞于接受他們的資助!這群同性戀決定繞過工會,直接走進工人家中。他們驅車前往南威爾士的一個煤礦村莊,給工人家庭帶去了錢和物資。兩個出身背景天差地遠的群體從此產(chǎn)生了意外溫暖的接觸,并且在政府高壓下結成了最不可能的聯(lián)盟。
《驕傲》改編自真實事件,不僅擁有80年代工人運動的歷史影像
驕傲:平常心的喜劇版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