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1>
不要被它的名字欺騙,雖然叫“歡樂時光”,但大部分時候,你看到的只有生活的細碎,和進退維谷的苦悶。317分鐘的超長篇,鮮少出現印象中的那種日式溫情,留下的只是一張張困在生活中的臉,疲倦而迷惘。所謂的“歡樂時光”,不過是時不時出現的那些又美又沒有意義旋即消失的時刻。
<圖片2>
然而這正是我喜歡它的地方。在導演濱口龍介的鏡頭下,沒完沒了的問題、無可溝通的壓抑、不知所謂的人生,瑣碎、苦悶、困境,這些才是生活的主調,歡愉只是片刻的插曲。每一刻的歡樂時光,都被拍得像是偷來的,像一次次對生活的本能逃避,像是茍且偷歡。
可這不就是生活的真實面目嗎?
<圖片3>
真實感,可說是濱口龍介在《歡樂時光》中追求的第一要素。他試圖用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去展現真實,5小時17分鐘的時長、全部使用非職業(yè)演員、大段紀錄式長鏡、大量并不承載功能的對話,這些不只是形式,也是意義所在,他讓我們直接逼視生活的漫長,直接抵達生活最細碎的真實。這種直接乍看上去顯得笨拙,卻也是一種最真正的直接。說到底
2013年濱口開設「神戶即興表演工作坊」,工作坊前后共迎來17位參與者,年齡由20到70歲不等。沒有人物,沒有故事,沒專業(yè)的演技指導,在近半年的時間里,每周一次的,濱口聆聽他們的講話,了解他們的性格,一邊寫一邊根據對人物的了解和參與者的反饋修修改改。五個月后,最終誕生的3個腦洞之中,濱口選擇了現在的故事,也僅僅是因為這個版本「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就是這樣一部電影,打破了傳統意義上電影所需的諸多要素,用漫長的五個多小時,反而回歸了電影存在的本真【至少之一。我同意導演在訪談里提到的
交通工具如何成為無器官身體?
公交車,汽車,地鐵—晶體-時間
地鐵上的行駛時間表嚴絲合縫,是資本主義機器的標準配置
精神分裂機器是我們在候車的時間,這段時間被拋在資本主義機器之外?!稓g樂時光》里純和櫻子在候車的凳子上談心,《激情》的男女主在地鐵內和候車室的不同,以及最后通過精神分裂去對資本主義機器進行一種逃逸和解域化(在地鐵上追逐)
公交車上純和葉子的交談,愛撒謊的葉子爸爸,葬禮-派對,生成-愛,孩子作為少數,人生中口吃的時刻
純說是自己介紹另外三個人互相認識的,“超合拍”
困死了 瞎寫的
五小時高級的長篇敘事,可以一直寫下去,用這樣的文本和鏡頭紀錄這一生該多深厚啊。影片幾個階段的高潮無一處不給我觸動和感動且給予人發(fā)散思考可能性的幸福感。三個女孩陪伴純的離婚訴訟,支持與相伴的友情溫熱暖人,讓我從未想過與女性朋友群之間深厚友誼的可能性發(fā)生了動搖。
選角非常漂亮,尤其是純的演出,她是唯一眼神里有情緒有恨與愛與憤怒媚情和生命張力的一個角色,最妙的鏡頭是她在港頭遇見友人的兒子,少年失去了孩子,但她身體里正在孕育了一個生命
"Writers should never write in response to orders from their readers. However immature they are, wirters must build their work with their own knowledge of the world. If they don't, they have no roots. They can't grow."
之前寫過:因為每次想到死亡這件事,我就覺得我們這是在浪費時間。我應該去不顧一切地做我想要做的事情,成為我想要成為的風格,即使它還不成熟。(2021.4.27,那時候完全不知道這部電影)$#
歡樂時光:被拋出的蘋果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