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整部電影 我唯一能總結出來的詞
在論調(diào)前有一項是“淚點高低”我果斷選了“很低” 以為是一部催淚的史詩級大片
結果各種負能量 各種被嘲笑貫穿了他的整個人生
從父母 修教堂的小朋友 工作搭檔 以及觸動他內(nèi)心深處的自卑
這應該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吧
唯一正能量的是片中的女教授 “你內(nèi)心想的是什么 你就會演奏出什么樣的音樂 音樂應該用心去彈出來 而不是炫弄技巧”
不否認主人公在音樂領域的天賦
可能真的是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 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吧
天賦異稟但不能得到周圍人的理解,在家里只能在紙板上練琴,寒冷貧困,還有孤獨,只有在爵士的世界里才能找到自己。打擊越大,我越不服輸,絕對不向命運低頭。不理解不要緊,我永遠聽從內(nèi)心的聲音,以及爵士的靈魂。不管老人小孩,還是中年人年輕人,都是值得一看的好電影,不向命運低頭,只要堅持就能,創(chuàng)造奇跡
對同時喜歡肖邦和爵士樂的人來說,這部電影是一場音樂盛宴。慶幸能現(xiàn)場感受音效,盡管為此跑到十幾公里外的電影院(排場太少)。
開場后的男主米耶特在波蘭比賽現(xiàn)場演奏肖邦革命練習曲(網(wǎng)易云可搜到電影原聲:Etiuda Rewolucyjna Op.10 No.12),一曲震住全場。跌宕起伏的旋律充分展現(xiàn)了男主內(nèi)心的各種能量激蕩,聽得我淚流滿面。那些對音樂的熱愛與狂喜,對坎坷命運的不滿與反抗,被父母拋棄的自卑與痛苦。不懂音樂的朋友說,即使聽不懂音樂,也能聽出其中翻滾不息的情緒 。
淺看《盲琴師》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