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一點都不吸睛、難以入戲、看得很困的電影,但是越看越會被老太太們的精神和堅持吸引。
記得以前看爸爸去哪兒,有一期蔡國慶和他兒子住了牛棚,但是他把牛棚收拾得干干凈凈,鋪上桌布,牛棚變溫馨小屋,一下子就對他中年娘炮大叔的印象有了改觀,喜歡上這種不管身處什么環(huán)境都維持體面的old school 的拿腔拿調(diào)。
老太太們亦如是,或者更甚。
這些身著華服喝下午茶,參加舞會、品評莎士比亞、提香的老太太們進了“監(jiān)獄”還為了隱私拉起了小隔間,要求獄卒進門要“敲門”,出門要問安。
美麗典雅的翡冷翠,塔樓,英國墓園,記者,追思會,1935.6.29在伊麗莎白·勃朗寧的墓前,那一天伊麗莎白永遠的長眠在丈夫的懷中。對,就是那個癱瘓了24年,在39歲下嫁給小自己6歲的丈夫然后奇跡般又站起來自己走路的著名女詩人。他們的婚后生活一直都在意大利,于是也就葬在這里塵歸塵土歸土。奧斯卡影后judy 扮演的阿拉貝拉在小提琴《夢幻曲》伴奏下朗誦紀念詩篇,裙裾飛揚,激情昂揚,而遠處,她們來自英國的蝎子幫的一員Mary帶著小男孩Luca姍姍來遲……
luca是女裁縫的兒子,而他的父親是Mary的意大利老板
雖說茶是中國的國飲,但我搜了一下茶方面的電影,中國自己拍攝的可以說是泛善可陳,倒是酒還有幾部,比如《紅高粱》。相對的,日本和歐美拍了不少關(guān)于茶的片子。這其實也是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的縮影(悲哀)。Tea with Mussolini是部說教意味很強的電影,但之所以不惹人厭,不落俗套就是里面運用了大量的象征,像大家都注意到的莎士比亞,翡冷翠藝術(shù),這倒是有點“新浪潮”的影子,我這里就不贅述了。我來主要聊聊電影里的茶。茶,貴婦,優(yōu)雅的生活在英語世界都是關(guān)系緊密的詞。電影開頭
與墨索里尼喝茶:Tea with Mussolini 跟馬云合過影,然并卵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