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結尾,阿娟將自己的慘痛經歷告訴志強并勸其珍惜聯考的機會,志強坐在送他回考場的車上,同時也夾在了樂土(海灘)和面前的黑暗之間,夾在夢想和現實中間。他陷入了迷茫,導演用汽車后視鏡中的扭曲鏡像予以展示。
下面切入的鏡頭呼應著影片的開場,配合著熱帶魚的空鏡頭的是主播的聲音,他念著王道南寄來的信:“世界上有一種魚,住在很深很深的海底,他專吃小孩子的夢,等到他吃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夢的時候,它身上就會長出翅膀,然后從海底飛向天空。王道南說,他在一個多月前
這是一部看完后會給你帶來“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拍”的感覺的電影。
1
同時,這也是一部非常神奇的電影。光找片源便糾結半天。起初得知優(yōu)酷獨播,一搜《熱帶魚》莫名其妙就會出來許多真熱帶魚的短視頻,亦或是日本驚悚電影《冰冷熱帶魚》。然后仔細一看終于在優(yōu)酷搜索界面下方發(fā)現了這樣的視頻名稱“臺灣兒童電影熱帶魚”。
沒錯,優(yōu)酷給它的詞條就是“兒童電影”。
男主角是個連名字都大眾化的男生,如果說建國曾經引領過一代人的青春回憶,那么志強就從未過時,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
陳玉勛導演的作品不多,卻都有不俗的評價。翻出他的處女作《熱帶魚》來看,拍得真的不錯。影片處理的議題非常沉重,而整個的講述卻又異常輕快。導演對社會有著敏銳的觀察,卻可以將批判和反思融匯到一個童真的、怪誕的充滿黑色幽默的世界中去。
影片最開始是幾個絢爛的熱帶魚的空鏡頭,畫外音是廣播聲,說著主角劉志強寄來的自己的奇聞異事。劉志強是一個擁有著童真、不斷幻想、做著白日夢的初中生。從后面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廣播成為了孩子們夢想的收集和傳播的站點。
隨后,有兩個很妙的轉場。第一處
[熱帶魚]
在1995年,陳玉勛受到香港諜戰(zhàn)片的影響開始自己的電影創(chuàng)作。只是不同于大開殺戒的香港動作片,他的浪漫心思把一宗綁架案拍成了夏天的一場白日夢。
一、那個沉默的差生
片子里的小男孩劉志強——敏感,細膩,天馬行空。他喜歡在無聊的現實中添加很多豐富多彩的故事。在面對嘴賤愛打人的班主任時,也能幻想出一雙不怕挨打的手。
現實中的導演陳玉勛喜歡繪畫和重金屬,復讀過,是一個老師眼中的“差生”。在一次采訪中,陳玉勛曾表示自己當年就在想以后一定要拍一部關于“差生”的電影。
《熱帶魚》:荒誕的草根表達風格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