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一開頭就點了題:一個媽媽在女兒慘遭奸殺后看不到伸張正義的希望,憤怒地在公路上立起三塊廣告牌,指名道姓懟警察。
從這里展開出去,可以是一部精彩的破案電影,可以是一部充滿母愛和回憶的溫情電影,也可以是描述美國南方小鎮(zhèn)警察如何腐敗的批判現(xiàn)實的電影,甚至可以拍成美國版秋菊打官司。不過,都不是,這部電影描述的是由于悲痛而引起的的憤怒,發(fā)泄憤怒的原始需求,釋放時的巨大破壞力和釋放后的一片虛無。
導(dǎo)演 Martin McDonagh 胸中有丘壑,成熟老道。每一段音樂,每一個破敗小鎮(zhèn)的鏡頭
今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三塊廣告牌》敗給《水形物語》無緣最佳影片,就連原本奪獎熱門的原創(chuàng)劇本獎項,也輸給了黑馬《逃出絕命鎮(zhèn)》。惋惜之余,我又想到:當(dāng)下全世界范圍內(nèi),普羅大眾和社會提倡的主流價值觀已經(jīng)漸行漸遠(yuǎn),有多少人還在乎學(xué)院評審們的口味呢。在這個“政治正確”已經(jīng)徹底淪為貶義詞的年代,《水形物語》和《逃出絕命鎮(zhèn)》這樣的電影雖高舉平等大旗,但在整個趨向保守化的社會潮流面前,已然顯得聲嘶力竭。而《三塊廣告牌》呼吁相互理解的主題和相對平和的風(fēng)格
《三塊廣告牌》沒有獲得奧斯卡獎,我著實感覺惋惜,沒有辦法,競爭太激烈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三塊廣告牌》情節(jié)鋪展環(huán)環(huán)相扣,精彩紛呈,非常有看點,故事性很強。同時人物塑造豐滿,配樂優(yōu)美。三塊廣告牌,三個人物,三封信,講述了一個結(jié)構(gòu)緊湊、敘述流暢、邏輯完美、想象力豐富、深入人心的故事。特別是它的片尾曲,借美國特有的一種玫瑰品種,再次闡述了了影片的主題:
So soon may I follow,
When friendships decay,
2018年最最動人的臺詞之一,I know baby。
這是一個包裹在罪惡下的動人故事,有人說這部跟老無所依很像,的確像,但又完全不同,老無所依講的是惡,那種最純粹的無來由的惡,廣告牌講的是善,那種根植在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模糊又強大的善。
廣告牌最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幾乎每個出場的人物都在打動你,幾乎每個鏡頭都是那么自然又無不是在為塑造人物服務(wù)。三塊廣告牌對于人物的塑造簡直是教科書級的,沒有一句多余的介紹,你就可以看出這些人物糟糕的過往與內(nèi)心深處的善良。
《三塊廣告牌》一念復(fù)仇,一念救贖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