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是一部BBC出品的,以兩個男人——well, not exactly人——的友誼為主題的劇集。
(證畢,下面還有必要看嗎?)
2.演員說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大衛(wèi)·田納特(魔鬼扮演者)接受采訪時表示:
"It's a love story, without a doubt. These two characters are each other’s significant other. They rely on each other. They’re beholden to each other. They’re bonded to each other."
(演員蓋章love story是不是BBC官宣模版?@馬丁·弗里曼)
3.導演說這是一個愛情故事
我是個大孩子了,不能夠動不動就打一分平衡分數了。
但這個評分實在與我的心理預期差太遠了。我知道腐劇一般會比它的真實水平分數高些,但我沒想到高出這么多。
我不禁想問,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天使被設定成女性(而同時克勞利旁邊又設置一個有魅力的男性),你們能把她罵成什么樣?面對這樣一個,厭惡自己職責故無法好好完成它,想遵從內心渴望(保護人類)卻又極力抗拒,只因為它是“dirty work”,遇到危險第一反應是拿劍指著自己的好(男)友,威脅他馬上想出解決辦法來
Good Omens
拖了十幾天的觀感打卡了,馬上又面臨新的正式開學,我終于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鴿了。人生有太多的不可,唯獨嗑cp,有始不需終。
“我可以”→“我(嗑的cp)可以”
一劇六集,6這個數字無比好兆頭。
被安利是本著吃瓜的心去的,還有就是——DTT太對我胃口了!他怎么走姿這么不羈?。⌒镑鹊媒蹩蓯?。惡魔x天使這種人設簡直傳統了,明里暗里AC都是官方cp,甜,太甜了。
好兆頭是致敬作品兇兆,意味比較諷刺啦。
地獄天堂都是極端,人在中央。有點文藝復興的感覺。整個劇格調也是相當的復古
“尼爾·蓋曼是誰?”
如果我在1987年提出這個問題,也許沒幾個人能答得上來,就像他本人所說的那樣,那時的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沒什么名氣的作者”。
也就是在1987年,27歲的尼爾·蓋曼正在著手創(chuàng)作一部名為《睡魔》的系列漫畫,后來的事情,卻是他不曾預料到的:作為眩暈漫畫(Vertigo,美國漫畫巨頭DC在90年代設立的子公司之一)的作品,《睡魔》以其沉郁陰暗的基調、富有詩意的對白和奇幻瑰麗的故事贏得了歐美讀者的喜愛,不僅成為了一部里程碑式的漫畫杰作,還逐漸變成了一種全球性的文化現象。
艱難時刻大多數都是屬于天使A的,不是因為單純天真被人騙,就是因為貪吃被人抓,總是需要魔鬼C來救他。魔鬼也有hard times,大多是因為職業(yè)倦怠,在第一集時,C被指派去送撒旦之子,他就悲憤地問過,why me? 這集見證了A與C歷經六千年的友誼,分分合合。
一、公元前4004年,伊甸園
A因為把上帝給他的火焰劍送給了亞當,被上帝責問。A支支吾吾的,既不敢說實話,又不會說謊。上帝一言不發(fā)地消失了。
二、公元前3004年,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人們正在建造諾亞方舟。A心情不是很好,C趕來安慰他。
新年當然要看《好兆頭》啦!?( ? )?時隔大概一兩年重新品鑒,那股上頭勁稍微下來一點,所以可以看到除了磕CP以外的情節(jié)了。稍微寫個讀后感順便賣個安利吧( ′_ゝ`)旦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feel真的非常“蓋曼”(為什么不說另一個作者是因為我看的特里的書不多……)不愧是幻想文學作家,劇情和結局都充滿了一種荒誕和乖張的天馬行空感,正應了宣傳的那句話“世界有多正經,末日就有多荒誕。”它不是來揭露什么社會的黑暗人性的險惡(而且里面的主角大都不是人呢)
《好兆頭 第一季》品質炸裂![劇評]一個非典型性拯救世界的故事中一對非典型性的天使與惡魔——記英劇“好兆頭”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