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友人帳可以說是公認治愈第一的動漫。
這是一篇處漫著溫暖人心的故事的動漫,雖然其中有些許腐的的地方可供人吐槽,但仍掩蓋不住其中各種人性的溫暖。從小就可以看見別人看不見的妖怪的夏目貴志,因為父母早逝,且看得見妖怪的緣故,被親戚們推來推去,從小就得不到應有的關愛。但他沒有像惡俗的劇情一樣變得游手好閑,成為無賴混混,而是相反,它比任何人都知道需要關愛的感覺,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十分溫柔和藹的人。偶然間繼承了祖母夏目玲子的收妖記錄冊《友人帳》
很喜歡很喜歡《夏目友人帳》,貓老師很可愛,變成斑之后又很帥。喜歡淡淡的細膩的感情。萬物有靈。妖怪和人產生感情,很多時候沒有任何結果,只是為了見一面,哪怕是遠遠地看著。這種含蓄的、只有自己珍藏著的感情,很美。
小狐貍是這樣,千里迢迢來到夏目家,從門縫看到夏目很快樂的樣子,就會悄悄地跑開。這一面,值她之前的那么多努力。
燕子是這樣,見到曾經救過她喂過她的人似乎是她最在意的事,哪怕這個人根本看不見妖怪。能遠遠地看著、揮手,知道他過得很好,就心滿意足。后來,燕子穿上夏木從妖怪那里搶來的和服,有一天變成人身,同那人合了影。這應該是她想也沒想到的恩賜了吧。可是人永遠不知道這個感情,只記得這個不說話的女孩。
螢火蟲也是這樣。喜歡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再也看不見妖怪,于是也見不到她了。為了讓喜歡的人看見自己,她變成螢火蟲,以螢火蟲的生命死去。他看到停在手上的螢火蟲,似乎想起了什么,沒法跟身邊的未婚妻說。以后什么也不會發(fā)生,但這死前最后的表達已經足夠。
這種感覺
夏夕空是繾綣的色彩和氣息。雖然觀《夏目》是在寒冷的年末,但竟仿佛能嗅到夏日傍晚恬淡的香氣。
夏目是溫和善良的孩子,從鈴子那里遺傳得來的不僅是妖力,還有寂寞。但就是這樣的孩子,內心的溫暖卻從來沒有半分的減退。自己弱小卻要擔憂別人,缺乏力量卻總是為別人提供保護。所以臭屁又賴皮的貓咪老師才說,不喜歡人類啊。
是不是真的不喜歡呢?
穿上可以維持一夜人形的袍子的燕,懷著滿心的感念和曾給自己喂過食的男人合影??粗掌习察o滿足的女孩,夏目的眼淚奪眶而出。
我也喜歡啊,溫柔的溫暖的東西,都在追求互相吸引的東西,我喜歡他們想要拼命活下去的心靈。
一直被欺負卻得到夏目的關心愛護的小狐貍,在陌生的人類的世界中執(zhí)著地尋找,想要見到寂寞的夏目。而目睹夏目家中和樂融融的情形后小狐貍卻悲傷地逃離。
原來夏目并不寂寞。一直寂寞的,是我啊。
孤獨無依的可愛的狐貍,就這樣伏在有著親切笑容的少年肩頭,毫不掩飾地放聲哭泣。
螢,出來,你快出來,我為什么看不見你?
周身發(fā)出螢光的,樸素而耀眼的美麗少女
第一季
● 露神:只要一旦得到愛,一旦付出愛,就再也無法令人忘懷了。
露神: 從以前到現(xiàn)在,人類都是可愛的生物呢。
露神:今天真是個好天氣呢。
花子:說的也是。
● 夏目:喜歡溫柔,也喜歡溫暖,喜歡尋找著曾經憧憬的事物并且努力活下去的堅強內心。● 垂申:大家都有無法割舍的東西。
● 斑:其實要是玲子沒來你也可以自己過去吧,為什么你只是一直在等?
三都:因為我們約好了。
● 夏目:不過老師直到最后都會陪在我的身邊吧,會不會有一天老師會對我產生感情呢?
這幾天,看書看得有點悶,找了一部治愈系的日本動畫綠川幸的《夏目友人賬》,從第一季看到第四季。
動畫很棒,每集都是一個小故事。故事里把很多現(xiàn)實的問題都在不經意的深入你的內心,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喜歡夏目的溫柔、善良、不怨恨;喜歡貓咪老師的內斂、包容、關懷;喜歡劇中人物簡單純樸,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義氣;喜歡收養(yǎng)夏目夫婦的善良、體貼與無私的愛……這些種種,確實治愈了自己很多的內心陰暗處?,F(xiàn)實雖不如動畫中美好,但依然可以學習持著溫柔的心去為人處世。我想,這樣子,就可以給別人溫暖吧,而自己亦能覺得開心。
有時候,或多或少,我們都會在生活中去抱怨。每個人都有溫柔善良的心,只容易在抱怨中迷失了自我。當你觸摸對方的內心世界,想為其分憂與分享時,你的溫柔與善良就會顯現(xiàn)無形。
很多道理都懂得,往往,只是不知道如何著手處理面臨的一切。總是需要有那么一段時間,有那么一個人,去引領你走過來。也許,我們真的不是需要那么多,有個溫暖的家,關心自己的家人、愛人、朋友,不會在寂寞難過的時候獨自一人去承受
開頭用夢境帶觀眾回到了十年前,夏目貴志剛剛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樣子。他擁有強大的靈力,常常能看到妖怪,卻也因此被同學們當做怪人。因父母早逝而不斷輾轉在親戚家借住的他,并沒有真正的親人和朋友,寂寞和疏離是這個少年傳遞給你的最深印象。夢境醒來,回到現(xiàn)實。在不斷歸還“名字”的過程中,夏目已不再是那個寂寞、孤獨的少年。如今他身邊有亦師亦友的貓咪老師,有待他如親子的藤原夫婦,有沼田、多軌、班長一眾能夠交心的朋友,甚至還有一群可愛的妖怪伙伴
夏目友人帳:喵咪老師好可愛,還有點壞壞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