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總覺得這次BJ日記的名字太過于一本正經(jīng)了,『理性的邊緣』,很難不令我想起『理智與情感』還有『傲慢與偏見』,而Mark Darcy的形象,溫柔多金,簡直就是Pride&Prejudice里面Darcy的翻版啊.
之前看BJ日記I的時候,眾多女友已經(jīng)將其升華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搞的我看I的時候戰(zhàn)戰(zhàn)兢兢,唯恐領略不了其精神.不過看了,也就那么回事情,談不上喜歡或者不喜歡,我一向不喜歡這種娛樂搞笑的片子.
所以看II也多少繼續(xù)了這種心態(tài),BJ小姐依然保持了飽滿粉紅的狀態(tài),如同一只鮮嫩多汁的水蜜桃,但是我是不會去咬一口的,因為不喜歡吃桃子,嘿嘿.和Cold Mountain里面我認識的Rene不同了,她沒有農家女那種粗獷彪悍的勁頭了,有了小女人味,也有了上海人常說的"作女"的感覺.我依然百思不得其解這個臃腫,笨拙,冒失,莽撞,見識粗淺的女人,為什么會讓那么好的男人死心塌地,甚至連美麗的lesbian都忍不住對她一見鐘情.我只好認定是編劇的一廂情愿,或者是上帝特別的恩賜.
這片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個地方:
一是在泰國監(jiān)獄里BJ小姐帶領一幫女囚模仿Madonna大跳Like a Virgin....笑的噴飯
到底哪一種男人更有魅力,或者說,是不是有魅力就適合一起生活呢,你是不是在和自己生活的男人面前展現(xiàn)的是最真實的自我?
我也愿意真心的相信,生活中會有童話發(fā)生…………
這片有些年頭了,在如今什么都飛著前進的時代,2001年的片子就算老片了。記得我讀大學期間,這片大熱,當時沒看,這次倒是一口氣把兩部看完了。Bridget Jones,大齡剩女,肥胖,酗酒、煙鬼,冒傻氣,走到哪糗到哪……呃,被倆帥哥追著趕著,倆人還為此大打出手。聽起來有點不靠譜,但劇情就是這樣,大概導演或編劇的本意是給大齡剩女胖女燉一盅心靈雞湯吧。休·格蘭特演的那位丹尼爾,一看就不是個能正經(jīng)過活的家伙,典型的花花公子,外表光鮮,但骨子里懦弱,沒責任感。但凡在愛情電影里出現(xiàn)這么個家伙,就是為了襯托另一位Mr. Perfect的。這次是達西先生,呵呵,鼎鼎大名的達西先生,在《傲慢與偏見》里見識過了他的驕傲和優(yōu)雅,這次跑到二十一世紀的倫敦和胖妞演繹一場風花雪月的事。丹尼爾和達西,兩種類型的魅力男人,一個張揚,光芒四射;一個內斂,悠然散發(fā)。奈何前者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那個光著屁股飛來飛去,愛亂放箭的小胖子終于百忙之中照顧了一下傻傻的Bridget Jones,讓她俘獲了達西先生的心
首先對Renée Zellweger的犧牲精神致敬,雖然從不認為她是美女,但為了一部電影自毀形象成這個樣子,還是讓人欽佩。
再有就是這個樣子還有這么多帥哥甘其左右,實在是難以想象。就連她自己都說:I truly believe that happiness is possible…even when you're thirty-three and have a bottom the size of two bowling balls.
好了,回來說劇情。剛一開始就陷入熱戀,并且太過美好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完美的邂逅,完美的交往,還有更完美的6周4天零7小時的71次(天呀)。女人最幸福的就是躺在床上看自己心愛的男人睡覺的樣子。一切都是那樣完美。完美的讓人有不好的預感。
分手顯的很突兀,女人總是會自說自話的胡亂猜想一些沒有的事情。然后就是很老套的獨自生活,突然遇險,而后白馬王子重新出現(xiàn),英雄救美,最后重歸于好。從Bridget朋友口中聽到的Mark Darcy救她出獄的過程,也太強了吧,簡直手眼通天呀,有這樣的男朋友什么都不用怕了。
劇中既帶溫馨有不乏搞笑,最喜歡的還是Bridget被“水母”蟄了后去Mark家,本想捉奸
幾乎要把有點名頭的愛情輕喜劇都看完了。
終于在快播上找到了BJ單身日記第二部。
如此perfect的Darcy,氣宇軒昂,矢志不渝,有著最體面的職業(yè)和最誠懇的愛。最重要的是他會為了Bridget像15歲的男孩一樣打架。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缺少的東西,總能在電影里找到。
所以覺得自己對現(xiàn)實的期望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看看電影也許還能拾起來繼續(xù)走下去。
明明知道這些是像吹起來的五彩泡泡,持續(xù)不多久也很容易被刺破,我們還是忍不住要多吹幾個,管它能飛多遠,至少開心過。
《BJ單身日記2:理性邊緣》如果你想做真實的自己,就不要奢求白馬王子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9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