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傳記電影。人的魅力,總是通過人在事件上的言行、觀點折射出來。
這個事件就是對納粹軍官的審判。
在納粹的辯訴中,他堅持否認所有個人意志,抗辯他僅僅是服從命令而已。
“我將理解視為我的職責。這是所有落筆寫這一主題的人的職責。”
所以阿倫特努力去理解這個平庸的人怎么會犯下如此邪惡的前所未見的滔天罪行。
最終阿倫特覺得,是思考的無能,使那些普通人失去道德判斷,犯下了那些邪惡罪行。這是納粹的根源。
“世界上最大的邪惡是小人物犯下的罪惡,是沒有動機的人犯下的罪,沒有犯罪理念
影片截取了漢娜阿倫特生命中的最具矛盾張力的時期,試圖重現(xiàn)這一女哲學家的生命歷程,思想性大于藝術性。印象最深刻的是后來她站在講臺上,對著一教室的學生和等她解釋的人所作的慷慨激昂的演講,重復她并沒有原諒,而只是試圖理解。在集權專制洗腦下的沒有思考能力的人,是平庸的,同時也是可怕的。這是她在痛苦思索后的解釋,即平庸的惡的理論。
不由得想起了《朗讀者》里的漢娜,在審判中多次提到自己只是想要完成自己職責以內(nèi)的工作,以及她在法庭上提出的問題——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然而,她期盼的博學的人并沒有給她答案,只是含糊其辭說自己會盡量避免這樣兩難的處境。一個普通的人,盡職盡責的人,認真對待工作。歷史卻和她開了個玩笑,在轉(zhuǎn)彎之后,她被迫站在了審判席上,接受后來人甚至是與她同時代人的審判。真是不知道說什么好,我不覺得她是壞人,但是卻落了這樣的結局。
艾希曼在審判中也是不停地重復他是在執(zhí)行命令,國家元首下達的命令。
為他們惋惜的同時,慶幸自己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卻也不確定某天歷史時代也會不會和自己開個小玩笑
晚上看了部好電影《漢娜鄂蘭:真理無懼》。故事從艾希曼審判開啟,進一步將我們帶入她的思想世界。是一部初步認識漢娜思考的入門電影。
我喜歡這個女主角,平靜下的激情演出,尤其是最後一場公開為自己文章辯論的場景,更是精彩。
看完後其實很沈重,裡頭所傳達的思想及哲學觀都是值得我們一再反省及深思。其中,我最喜歡她的恩師海德格說:「思考,是一輩子孤獨的路」
而她為艾希曼番判下了「平庸的邪惡」註解。她認為當人失去思考能力時,就是平庸,而對於所做的錯,都會變的亳無知覺。
漢娜·阿倫特 觀后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