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情節(jié)需要的緣故吧,把青島拍的很80年代,我都快忘了青島還有個古老的立交橋,十幾年二十幾年沒走過的地方也被拿來拍了這個電影。
應該說這個電影是在追求一種電影藝術,從整個電影的色彩定位,標題設計都能看出來,但是那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那個年代的,很久了。不過不得不承認那些個電影藝術現(xiàn)在拿來看依然覺得是藝術,很好。但這個電影追求了卻未達到。
還有很不理解為什么這些個影帝這些個這么有實力的演員會接這個電影,特別是孫紅雷,是當了個策劃,可這樣出現(xiàn)在友情出演來還差不多,出現(xiàn)在演員表來是不是也太損自己了點。
我只能說。很中國。走的就是中國特色。不過最后那會兒被抬著的倆擔架上倆傷重患者并排著原地聊天是怎樣。太令人費解啦。
中午,在辦公室觀看了劉燁的新片《硬漢》。龍小羽的自卑、藍宇里的陰柔、黃金甲里的窩囊、血色浪漫中的痞氣,劉燁展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個性。不過說到底,我還是喜歡硬漢里那個智障青年,因為從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漸漸褪色的理想。
老三曾是一名出色的海軍戰(zhàn)士,因為勇救溺水的戰(zhàn)友,傷了腦神經,成為一個智力稍有缺陷的退伍兵。閑賦在家的他,每天一定會小心地敲開一顆核桃,然后吃下去,相信這樣就能夠補腦。他背著自己的紅纓槍,游蕩在城市的每個角落,懲治眼中的那些壞人?;氐郊抑?,他會對著鏡子匯報戰(zhàn)果,并給自己頒發(fā)一枚光榮的勛章。平靜的日子,因為黃秋生的出現(xiàn)而被打破。在與盜寶賊的交鋒中,老三最終取得了勝利。
故事很簡單,卻十分感人。老三很傻,他相信教唆小孩偷竊的人送孩子去念書的承諾,也痛打了劫匪黃秋生指出的‘壞人’,赤裸的晶女郎站在背后也不能使他動心。但是打動人的,恰恰是他的傻,因為傻得執(zhí)著和正義。懲奸除惡的信念牢牢地植根在他的內心,也許在他心里,對付邪惡就像奧特曼懲罰怪獸一樣簡單。浴血奮斗
電影,只是電影嗎?
這也許是許多豆友大批這部電影的原因吧?
記得高中的時候看龍應臺的《野火集》,心真想被火燒過一般難受,她說過,你一個人不做壞事,只是做到了一半,而另一半是,阻止別人做壞事。這就如當頭一棒。
后來把這如寶貝一般的書借給一個朋友看,但卻是一點也沒有反應。我亦是無奈而笑了。
看這《硬漢》,我不是影評家,只是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去感受。于是想起了曾經少年時代的那些思想上的掙扎,簡簡單單的老三,就簡簡單單的打動了我,原來生活可以不用這么復雜的,沒有太多利欲的紛爭。
其實自己能做得到嗎?顯然是一個未知事。為人子、人孫,為人夫、人父。呵呵,越來就越不是自己了,原來的自己。
一個夢,一種感動……
但愿這信念就這樣長流不息。
故事很一般
尤其是后來的人質戲,太沒勁了
感情戲方面也處理得有些刻意和簡單
不過劉燁演的還是很好的
不知道給個較差是不是苛刻了點
一個因救人腦袋收過創(chuàng)傷的退伍軍人三兒,一個帶有黑社會性質的香港文物販子,一個滿身是傷一心想要報仇的刑警,故事圍繞著這三個人莫名其妙的展開,本身不搭邊的三個人,因為一把要展出的岳飛的槍,被導演和編劇莫名其妙的搭在一起。
雖然片名叫硬漢,但從整個片來看,給主人公三兒強加上硬漢的頭銜,實屬有點牽強,也許是受好萊塢大片硬漢形象的影響,怎么也沒看出有點像阿甘的主人公是個硬漢。本來三兒在橋底教訓小偷團伙,在碼頭教訓票販子的時候,倒是有幾分硬漢的樣子,可是鏡頭一轉,三兒和小孩兒笑笑打鬧嬉戲到一起,拿著紅纓槍冒充嘎子,著實把他從硬漢的形象又拽回了嘎子,也許導演是想用傻子的執(zhí)著去讓觀眾感受國產影片“硬”一把,但硬要硬到底,用這種拙劣的方式想展示人物“硬”的一面,又想展示人物普通的一面,結果只展示出了人物“二”的一面,讓觀眾感覺到三兒的硬不是出于那種執(zhí)著的軍魂,而是因為太二,雖然想借著港片大片硬漢的主題想讓國產片勃起一把,誰知最終還是保持著陽痿的姿態(tài)去冒充“硬”。
至于刑警大尤
【硬漢】傻不拉幾的形象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