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如果只是想花30~40塊錢在1個半小時內(nèi)獲得捧腹大笑的效果,建議大家不要來。同時這部電影也承受不起那些全程、半程睡過去或者離場的一星和差評。
一直覺得文藝片受眾面是很小的,它不像喜劇片那么喜聞樂見。所以總覺得看這種片子是要思考的,看完只是第一階段,思考才是更重要的。導演要告訴我們的遠比鏡頭傳達出來的多,所以如果你看完很沉默我覺得反而是正常的。
之前看過霍建起導演的幾部電影,感覺都非常貼近生活,情感特別細膩。故事很平淡但感情卻非常濃烈?!?a href="/w/id131516.html">如影隨心》也不例外
小提琴家陸松(陳曉 飾)與室內(nèi)設計師文罌(杜鵑 飾)巴黎邂逅,不打不相識,彼此迷戀越陷越深。愛情之名慫恿著他們?yōu)閻墼俅竽懸淮?,走出各自問題滿滿的情感關系。仿佛只要現(xiàn)任變前任,幸福就唾手可得。然而前任們也都是戰(zhàn)士,文罌的前任鄭可(華少 飾)是個理性至極的醫(yī)生,陸松的前任劉娟(馬蘇 飾)則在情感社區(qū)開啟了喋喋不休的罵戰(zhàn),是繼續(xù)堅持對愛的信仰,還是選擇放下與原諒重新開始?現(xiàn)代都 市情感危機在北京與巴黎街頭上演。越是深愛的,往往也正是痛苦的源頭,愛情,像是影子,抓不住卻也離不開,如影
前幾天提到了關于“戀愛”的話題,我說:出于目的性的去尋找,無異于為了戀愛而戀愛。
其實在我的視域中,婚姻也一樣。如果把婚姻當作是必經(jīng)之路,把它當作是可以填補人生的一種東西,進而去憧憬它,渴望得到它,我覺得這就太可悲了。
我的態(tài)度一向都如此:凡事順心,完滿,那都是運氣。凡事糟心,殘缺,這才是必然。
可是好像很多人都把這兩個關系搞反了。
今天去看了《如影隨心》,看陳曉和杜鵑兩個雙雙出軌的人,在一段新建立起的感情中掙扎,如臨業(yè)火。最后,終究還是沒能戰(zhàn)勝過內(nèi)心。
這兩日,許志安出軌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無巧不巧,這部電影就登場了~
《如影隨心》,陳曉、杜鵑主演,講述兩個出軌男女離了婚,卻終究沒法廝守的故事。
可惜,豆瓣評分4.4。
最初關注這部電影是因為,陳曉。
看過《那年花開月正圓》,雖然劇本老套,但是陳曉飾演的沈星移令人難忘。
風流不羈,眼中有星辰大海的沈星移,對事物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一旦認定,就非常固執(zhí),能豁出一切。
而對正義的堅持,又讓他像極了騎士。
陳曉,很適合演這類角色。
所以我一看到《如影隨心》
愛的時候恨不得把整個世界都給你,分分鐘只想占有你,給你任何你愛聽的情話,可當愛到無法再愛的時候,一條沒有溫度的微信就可以徹底斷了彼此的聯(lián)系。以前以為這種戲謔的情節(jié)只發(fā)生在了自己身上,如今看到自己的經(jīng)歷與電影里的如出一轍,不免讓人唏噓。深處在這個信息時代,再強大的愛情原來也抵不過微信里的一句分手結(jié)束語啊。沒有所謂的分手儀式感,也沒有所謂的了斷局,一句悄無聲息的信息就能抵御所有……
兩個人很精彩,一個人很自在。
我們以為的愛情,沒有猜忌,沒有懷疑,沒有秘密。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有秘密。有些事情只能和這個人說,有些話只能這些人知道。沒有人能毫無保留的對待另一個人。
小時候的我們習慣了問對與錯,好與壞,黑與白。長大后我們才知道,這世界不是黑白的,而是彩色的。我們再也無法準確的界定什么是好,什么是壞。
這世間事,無對錯。我們每個人都在不斷試錯糾錯中度過。
抓不住的才是愛情,守得住的才是生活。
那一瓣瓣的紅色玫瑰,隨著海浪漂啊四散的漂去。
那一瓣瓣紅色玫瑰
如影隨心,被低估的愛情文藝電影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