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意見,說說而已。
電影給我的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人物設定啊,情節(jié)發(fā)展啊,,看的挺開心的。
就是有幾處,我想說說,吐槽一下,也請仔細研究過的朋友為我解說解說。
1.小傲家銀行卡的密碼也太簡單得太假了吧,110110......還是他想說越簡單的密碼越安全?他爸說什么怕密碼泄露,用手勢的方法告訴小傲,那個手勢真的是......
2.不知道是我看的不仔細,還是想的太膚淺,我實在是不明白蘭蘭為什么要一直說謊,騙面吃那段倒不算,可是她為什么要跟小傲說她要去找她姑姑,然后又在不到十分鐘后說自己在撒謊,并且同意了去小傲家,在蘭蘭取照片時,小傲就讓蘭蘭跟他回家了,你不想當場答應,不會沉默啊,干嘛非要說自己可以去找姑姑。就算編劇想強調蘭蘭為那群怪蜀黍干了很多壞事,說謊成性,也沒必要在最后明知自己無家可歸,也的確想去小傲家時,還說謊啊,真是不理解
3.小傲在高老頭家洗完澡后,不會給他穿的衣服啊,就披著個毛巾,就光著屁股開始鬧,雖然是小孩,被看了也沒什么,可是你讓他長大了以后情何以堪啊
電影的整體拍攝手法其實很低齡,完全不適合大人看,與國外那種《小鬼當家》類的電影完全是不能比擬的?;蛟S在小朋友的眼中這會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也說不定,但問題它不是在少兒頻道播放的,我也就跟著湊了下熱鬧,尤其是看到這樣的明星陣容,都是老戲骨啊??赐暌院?,徹底失望。這兩個小朋友,王一鳴是熟悉的面孔,雖然他演戲并不緊張,可怎么看總是缺乏真正的那種童真,有些過于商業(yè),這點可以對比下釋小龍和郝邵文。肖逾榛則一直有一種演戲的感覺存在著,這樣就怎么看都怎么別扭。影片中的這些大人們
一 小孩眼中的世界——平等,公平。
孫小傲的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沒時間陪他而離家出走,這個動機在我看來很簡單。既然爸爸媽媽都不回來看我,我為什么不能同樣出去不看他們?其實電影中陳坤警察叔叔之所以看了很多遍監(jiān)控都沒有發(fā)現(xiàn)孫小傲如何“逃之夭夭”的,就是沒有把小孩看成一個與他站在同一高度的位置上,而陳坤的頭卻能一目了然案情回放的再現(xiàn)孫小傲完美失蹤就是沒有把孫小傲當成一個幾歲的小孩,而是一個未來的007。孫小傲完美失蹤的方法在我們成年人眼中很厲害,很與眾不同,但是仔細一想他不是像我們成年人一樣用自己身邊的工具解決自己面對的問題嗎?在孫小傲眼中這只是在正常不過的問題,但是我們成年人在電影院里面依然會情不自禁地為孫小傲的聰明和吃驚,贊嘆,這正是我們腦海中根深蒂固地把他當作一名小屁孩而已。
二 小孩眼中的世界——簡單 ,直接
孫小傲的個人感情是直接的,簡單的。爽約就是爽約,喜歡就是喜歡,還錢就是還錢。沒有太多的理由,沒有太多的借口,更沒有去想過騙人。雖然高老頭讓孩子們覺得怕怕
這一年的賀歲檔很沉重。馮小剛的1942,李安的少年派,爭相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又一個或現(xiàn)實或夢幻的吃人的故事。《憤怒的小孩》的導演沒有大牌名導的傾訴欲,并沒有拿覺得能上大銀幕就有了社會性質的話語權,總想表達點什么看法或意見,讓大家或認可或爭議。這只是一部全家福式的喜劇電影,別無其它。它想做并且做到的,只是讓你在這90分鐘內感受到了過年的喜慶,全家人樂開懷的團圓和溫馨。
這是一部中國式的《小鬼當家》,在此之前,中國電影人曾無數(shù)次的想把《小鬼當家》保質保量接地氣兒的移植到中國,但均未能成功。有些是因為技術含量太低,有些則直接是因為主創(chuàng)智商太低或是低估了觀眾的智商,有些是地氣兒接的量太大導致過份山寨。這一部,應該是真正像模像樣拿得出手的唯一一部。
從演員陣容上看,是奔著《建國大業(yè)》的小一號規(guī)模來的,但凡有那么一兩句臺詞的,但凡是個喘氣兒的背影,都是各種電影電視劇的男女一號。哪怕是結尾字幕,劉德華也得出來發(fā)兩句牢騷。什么抻面的、送快遞的
《憤怒的小孩》,一個歡樂題材的兒童電影,卻讓我看到同一片天空下不同孩子的命運,這命運從一出生就開始注定。當今各種二代們的人生際遇大不相同,本片便是物質極其豐富但卻缺乏親子之情的小屁孩選擇逃跑的故事,不過黃建新監(jiān)制、黃雷監(jiān)制的本片拍攝的花團錦簇興趣盎然,孩子在廣闊的世界里,找到了同伴,尋回了父母,也接受了誠信考驗,更不要說挫敗壞人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絕對對得起孩子們的期望。
對于新時代的父母來說,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兒童雖然在物質上是豐裕的,然而卻離爸媽越來越遠。這或許不再是80年代時的小皇帝,而是網絡時代的寂寞少年。但是,成長需要的并不只是物質,在很大程度上愛比物質更重要。因此,哪怕父母已經不在,可是蘭蘭卻仍然執(zhí)著地想要回到當初的家。那張埋在匣子里的照片,并不僅是一種思念,而是一份很久以前就被拋棄的親情。本片作為春節(jié)期間唯一的兒童類賀歲喜劇片,都值得年輕父母們攜老扶幼走進影院去享受那平日難得的老中少全家湊到一起的去樂呵,然后多多少少反思下
最不知道應該怎樣給影評起題目,因為每每看完電影的感受都是零散的。。。
很早就關注這部電影,劇照、片花、預告一直到電影上映時的良好口碑與排片的不給力,一直關注,在南京的試映會也許我應該一時沖動去參加,可是卻沒有,錯過。。。直到今天才看完一直關注的影片。。。。
1、合家歡
既然題目取的是這個,就要應景的先說說合家歡。。。憤怒的小孩很容易讓人定位為是一部兒童電影,這也許是排片不給力的一個原因吧,沒有1942那樣的沉重,也沒有泰囧那樣的黃金招牌。在宣傳的時候,它就定位于合家歡要與喜羊羊一決高下。就中國的電影市場類型來說,這是一個嘗試也是一個突破,在電影分級制度鬧得沸沸揚揚卻始終止步不前的情況下,這似乎是一種嘗試,就這一點來說,它完成的很好。老少皆宜,它反映了兒童、中年父母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求。孩子渴望家長的關心和呵護,孩子有自己的古靈精怪,也有自己的天真純樸,中年父母忙于事業(yè)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他們愛孩子卻不懂得如何真正的愛。老人和孩子一樣需要關注,需要有自己的事情去做。
《憤怒的小孩》每個孩子心中的愿望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