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伙人看完之后確實是勵志人心,夢想,一個時代的青年們的奮力拼搏。在這部電影中我特別喜歡黃曉明飾演的成東青這個角色。
第一眼看到黃曉明扮演的 成東青,形容不出那種感覺,就如影中所說“土憋”確實被他演的淋漓盡致。他懷踹夢想,雖然懦弱,但只要每個人心中有夢,骨子里的那股勇敢的勁也會出來。他聰明,卻也很幸運,不僅有兩個好友鼎力相助,又會抓住時機。所以看完之后我覺的,有夢就要去追。記得他說的一句特別經(jīng)典的臺詞: “掉在水里你不會淹死,呆在水里你才會淹死,你只有游,不停的往前游。 ”這句話很勵志人心。 所以說機會要靠自己去爭取。很多人都會糾結夢想與現(xiàn)實,很多人也會因為現(xiàn)實而屈服夢想,當你看完這部電影,你的力量就來了。拿句成東青的話“夢想是什么,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我們只有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边@部電影值得人去學習。贊一個。
陳可辛,可以說是我最欣賞的中國導演,他的片子故事講得有可信度,同時又比較有深度,不僅僅是講一個故事,而是能讓人從故事中感悟些東西。
同樣作為向80年代的致敬片,中國合伙人比致青春的高度和真實度要高很多。聽著那個時代特別熟悉的流行歌曲很有感覺,崔健、Beyond,那個年代的流行符號。更有真實感的是上新東方的熱情,集體被勵志,很長一段時間要出國必上新東方,現(xiàn)在40歲左右的曾出國的人都會有深刻體會。那時認為去美國是最有前途,最出息的事。不像現(xiàn)在,海歸都成了海帶,留學再也成不了光環(huán)。留在國外的40歲以上的中國人看到這部片子是什么感覺?他們在美國真的取得了他們曾夢想的追求了嗎?
片子里一再問:是我們改變世界,還是世界改變我們?
這部片子對留學,海歸,用新東方為藍本的方式,做了一個思考?,F(xiàn)在的海歸已不像張朝陽、馬云那個時代的稀有海歸,他們已經(jīng)沒有了海歸的獨特待遇,不過有事業(yè)心的中國人在中國比美國要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要大得多,原因很簡單,正如電影里說的,中國人在美國就是打工的而不是做老板的。
三位演員演的都很好
大師微信上說去電影院看了三遍,特別雞凍,我也覺得這是個挺好的勵志片,里面有不少金句,看的時候不停按shift+s。但整體立意上,看完后感覺跟《鏘鏘三人行》里說的一樣,宣揚的價值觀有點兒扭曲,最后都扭到民族自尊心上了。沒有想到陳大導演一個紅控人,結果跟我們的第五代導演犯一樣的毛病,都喜歡往民族,強國的路線上搞。俞敏洪的道路我覺得是一定時代下的產物,沒有俞敏洪也會有俞敏綠,但這種方式不是應該提倡的,至少現(xiàn)在的中國不應該繼續(xù)提倡下去了。中國早已經(jīng)被扣上了山寨大國的帽子了。
而如何定義“成功”更是價值觀上的一個硬傷,佟大為撒鈔票的時候,新夢想在美國上市的時候,就都是成功了么?中國新夢想征服了米國就是成功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實是,二十年過去了,我們最好的大學大多數(shù)top student的選擇,依舊是——追美女,去美國留學,但“你們知道你們去美國為什么么?”在我看,這三個人里,佟大為看起來什么沒干是個loser,但其實只有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出乎意料的拒絕了簽證,又娶了一個連好朋友都沒猜到的人當老婆
中國很多白手起家的創(chuàng)業(yè)者從小都過著苦日子,被生活所逼,山窮水盡之時,才不得不另謀出路。這也導致很多中國企業(yè)家即使功成名就后,要么像個暴發(fā)戶,要么依然很小氣,就像電影中的成冬青,永遠像個土鱉!而歐美的企業(yè)家從小家庭條件都很優(yōu)越,社會氛圍很寬松,他們做自己喜愛的事,自在灑脫,因此無論是企業(yè)還是企業(yè)家,往往氣宇非凡,格局宏大。
<中國合伙人>片外話題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8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