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一開始大概也不知道靈魂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靈魂會是什么樣的,只是不敢望向自己的靈魂深處,怕看到的會是令人絕望的一片虛無。當醫(yī)生抽出了他95%的靈魂,面對著化作一粒小小的鷹嘴豆的它的靈魂結晶,Paul最初很失望,因為它是那么小,那么看不出任何深意,但仍然是珍視著它的,畢竟是來自自己的一部分。
一直放到Paul被注入“俄羅斯詩人”的靈魂后能看到另一個人的經歷,我才開始有點相信真的有儲存靈魂這么回事。但是隨著劇情推進,發(fā)現原來Paul被注入的靈魂其實來自一個普通的女工,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詩人(或許是個業(yè)余創(chuàng)作者吧,不過從片中找不到跡象)。這次失誤是俄羅斯工廠那邊為了完成訂單濫竽充數造成的。然而,以為自己得到了詩人靈魂的Paul確實能夠在舞臺上更加從容地表現了。所以,可能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這所謂的靈魂,而主要是Paul基于所看到的對于這個靈魂來說深刻的記憶,魂牽夢縈的場景,人或事,根據他自己的理解進行的解讀。在Paul看來這是一顆美麗的靈魂,它的主人不應該賣掉它,而這些記憶在它的主人看來卻可能就是沉重的
靈魂究竟是什么東西,是否真實存在,沒有絕對定論,只是它經常被人們提起。它像是心靈支柱,像黑夜中唯一可以指明方向,燃起希望的燈火。
【COLD SOULS】【冷凍靈魂】這部影片中,抽象的靈魂被具體化,實物化了。作為真實存在于頭腦中的一種實物,靈魂就像身體內其他器官一樣,可以被抽離保存,甚至進而有了靈魂交易的黑市。導演用這樣獨具匠心的創(chuàng)意把人領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從而開始探尋"靈魂“這個十分神秘,深重,而敏感的詞。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普通的話劇演員,過著普通的生活,由于出演杯具人物,陷入輕微的無端的抑郁,自怨自艾之時嘗試了抽離靈魂,只保留了5%在腦內。此后的他變得格外呆滯,說話,做事似乎喪失了思考能力,不顧及周圍人的感受,失去了對生活的興趣,連妻子的要求都無法滿足,事業(yè)上的表現也讓人失望。這樣行尸走肉的形象,刻畫在了一個失去實物靈魂的人體身上,把導演對靈魂的理解詮釋了出來。也許靈魂是人類精神的控制源,是內在無可替代的獨立意識。
故事的第二主角,自己攜帶他人靈魂進行國際間倒賣的靈魂運輸者
不修真的人就別看這部片子了,沒意思。
修真的同學可以看一下別的門派是如何解釋奪舍的。
元嬰是確實存在的,出竅也是可以實現的,影片就展示了以世俗手段實現出竅的可能性及可行性,只是主人公的元嬰實在修得太難看了。
從影片中得到的經驗和教訓是:修真之路來不得半分虛假,要時刻注意,而且一定要自己苦修,千萬別想著實在不行我還可以奪舍重修。元嬰進入別人體內,完全是被別人吸收!
同時,由此片我們應該聯想到,穿越并且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若,人的靈魂真能從軀殼里抽離出來,它們是什么顏色呢?是亮的,白的,暗的,灰的還是黑的?
靈魂究竟是什么?是抽象化的心靈還是人的精神?是不是我們的一言一行,一個個意識形態(tài)決定著自己靈魂生長的程序呢?當靈魂抽出時,我們欣賞瓶中自己具體化形象化的靈魂時,是一種對過往的疼痛,還是一種對過去罪惡的解脫呢?
吉利馬提舍棄了靈魂,他看到了自己可笑的蠶豆般的黑暗的扭曲的不性感的靈魂時,腦海里也浮現出過去的不美好吧。剝離了靈魂確實讓他減輕了壓力,但他整個人變得油嘴滑舌,讓人討厭,工作越來越不盡心了。看來一味的忘卻過去的黑暗,不是一件好事。
可憐的吉利馬提想要索回自己的靈魂時,卻意外的遭遇商人的買賣,把他的靈魂賣給了一個演肥皂劇的女演員身上。就這樣異位的靈魂對他們起了意想不到的反作用,悲劇逐漸上演。
好容易想法設法取回了自己鷹粒的靈魂,卻因為起初剝離的靈魂與現實的身體有排異作用,讓人啼笑皆非,難道靈魂剝離后
《冷凍靈魂》喪失自我的空虛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19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