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次《奇葩說》的辯論題目是:如果你的伴侶變了性別,是否還應(yīng)該繼續(xù)和他/她在一起。支持在一起的辯方表示:愛是超越一切而存在的,你愛的是這個人,是他/她的全部。剛剛變化了性別的對方此時一定很需要你的鼓勵和幫助,所以應(yīng)該繼續(xù)和伴侶在一起。反對方則表示:即使你再愛他/她,這份愛也不足以應(yīng)對伴侶性別改變之后,在心理、行為等方面的一系列連鎖反應(yīng)。你的伴侶在改變,可能現(xiàn)在的他/她需要的是另一種生活,應(yīng)該放手讓他/她自由。
雙方論點都有其道理,那到底還要不要還和伴侶在一起呢?這真的就是因人而異,因情況而定奪的了,畢竟這是一個很開腦洞的辯題,大家也都在一個假設(shè)的情景里高談闊論?!?a href="/d/id9697.html">丹麥女孩》取材于自上世紀(jì)20年代的真人真事,這部電影恰巧如這個辯題的集成體,不過生活從來不是辯論賽,才不會非黑即白的總有一方的論點勝出。
一對“女強(qiáng)男弱”恩愛有佳的畫家夫妻,因為妻子無意間調(diào)皮的慫恿,在讓丈夫試穿女裝充當(dāng)自己的模特后,竟然喚起了丈夫內(nèi)心隱藏著的另一個性別。丈夫的新身份莉莉帶給了妻子繪畫靈感
前面困惑迷茫階段小雀斑幾個神情簡直霍金瞬間跳戲 他的霍金是永遠(yuǎn)活在了我心里 那些一顰一笑呆滯空洞都只屬于霍金 雖然Lily演的是好 之前看過類似的 雙面勞倫斯 男主意識到自己的本性是女人 妻子不離不棄還幫他打扮買假發(fā) 特別是硬漢形象更有顛覆性沖擊感 硬漢嫵媚的穿著女性suit大紅唇黑絲高跟上班 老婆演技也很好可惜丑 比起Gerda一直哭看得好累 雖然演技還可以 Gerda幫著愛人殺了自己愛的他倒是很有意思
小雀斑真是把我驚艷到了 他的美和卷福有點相似 都是極度具有辨識度和特異性的面貌 本片講述了世界上第一個變性人的故事 可我反倒覺得這不僅是enier和lili之間相互搶奪身體的精分的故事 又像是一個跨越性鴻溝的作品 片子是很符合奧斯卡審美的 也被稱為導(dǎo)演的沖奧之作 野心十足
畫面感很美 像是一部風(fēng)景畫 劇中有大量裸露鏡頭但并不會讓人覺得惡心或情色 enier的兩次手術(shù)只會讓人心疼 有醫(yī)生認(rèn)為他是激素紊亂 有人認(rèn)為他是精分 還有人認(rèn)為他是蕾絲邊 就是這么一部難以讓人界定的劇 卻有一種難以自拔的奇異
如果本片不是艾迪和ailica來表演 可能無法hold住這么有深度的角色 enier認(rèn)知到自己身體里面住了一個女人的銜接太奇怪 要是能柔和會更好
《丹麥女孩》:講述世上首位變性人的故事,但是主題終究大于電影啊,所以構(gòu)造不可能太完美也情有可原。
反倒是兩個主演用心的投入與犧牲撐起了驚喜點與滿足!簡直就是兩個人的表演戲,甚至與主題有無關(guān)系已皆可。小雀斑把女人簡直演瘋了,所以角色活得出戲。因為主角過于犧牲的入戲,這部電影唯一有的就是她們,其他都是陪襯。演員5星,電影3星。
另外,不談電影,談戲外題,同性戀根本就不是病!認(rèn)為這是病的才有病!簡稱“知識障礙”吧!沙漠不能沒見過海洋,就說海洋不存在;人不能把沒見過的海洋生物都稱海怪或變異;人不能把自己當(dāng)宇宙中心,把別的星球的生物都稱外星人或,壓根不承認(rèn)(其實在別人眼里我們一樣奇怪;歸根到底就是安逸與滿足讓人主人翁意識強(qiáng)烈,逐漸對自身以外的事物一率歧見與無知,最后成為井底之蛙(簡稱“自戀”),依然覺得頭冠天下;其實一切匪夷所思都只是概率問題、時間問題,但真理不絕對就在多數(shù)那方,同性戀少數(shù),不能就說不正常,那異性戀也不正常,只是絕大多數(shù)。因為作為人,終究無法置身世外,所以這些絕不是誰說了算
丹麥女孩:Rose Man and Gerda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