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故事俗套的你們,麻煩看一下原作出場年份,這故事比CL還要老!噴也要噴的有水準好不?
作為key的死忠,星夢是最喜歡的,此次動畫化始料未及未免驚喜,況且目前來看作畫沒崩,劇情高度忠于原作,音樂基本采用游戲bgm。就設定和故事來看,也算是本季小劇的精品,想看熱血和肉的,麻煩出門左轉好么。
最后,作為天文愛好者,我想說的是同在一片星空下,且珍惜。
末日題材的作品一般有兩種打開方式。第一種是世界遭受了未知的侵害之后,人口大幅減少,幸存者不僅要面對如何在新的地球構建新的秩序、繼續(xù)生活下去的難題,還要處理因失去親人與家園而帶來的心理創(chuàng)傷。災難形式有疾病、外星生命、天災等多種形式,劇中人物往往在絕境之中面對艱難抉擇,直指人心深處最不愿面對的黑暗,以及在此黑暗之中孕育而出的光明。在作品的最后,受眾們往往會發(fā)現,所謂災禍不過是人性中陰暗一面的具象化,或是某種社會形態(tài)的極端化,并由此產生共鳴,將做品情節(jié)代入現實生活中去思考,獲得屬于自己的一份感悟。
而《星之夢》則歸屬于第二類。居住此地的人們已經遠走,往昔的記憶變得模糊,離去的原因并不重要,也無人關心,重要的是在廢棄之地仍然有人在等待。而故事就發(fā)生在被固守之人與外來者身上。
星野夢美是一家大型百貨商場頂樓天文館的接待機器人,外表像是人類15、6歲的少女,平日里不斷重復的臺詞是“要來看看天象儀嗎?無論何時都不會消逝的閃耀美景”。30年前,整個城市因為遭到細菌攻擊而被廢棄
[星之夢]
記的一些語錄:
“歡迎大家光臨天象館,這里有著無論何時都決不會消失的,美麗無窮的光輝,滿天的星星們正在等待著大家的到來。”
“當你深陷黑暗,看不到真正的星空時,請你回想起此時的景象,這是我的一個小小的夢想”
“神啊,請不要把天國分開,不要把人類和機器人分開”
“我沒有遵守你的重要命令,真的是非常對不起,因為,我有一個更為古老的承諾,我們絕不可以危害人,或在人面臨危險的時候坐視不管。我們,是機器人,所以,這對我們來說,是無法忘卻的承諾。這項承諾,是我們機器人的
終于補完了星之夢系列的三作。這三作里我最喜歡的還是5集的動畫版,或許是先入為主的效應。星之人劇場版接的幾十年后的劇情我不是很喜歡。游戲和動畫的劇情大體上是一樣的,但游戲畢竟年代比較久遠了,感覺演出效果還是比不上動畫。我就5集動畫版談一談感受吧,文筆不太好請見諒。。。
《星之夢》給我的感覺和其他大部分動畫不太一樣。它更像是一個藝術品。大部分動畫都是有幾個主要角色和許許多多的配角,給人一種在人群之中的感覺。而《星之夢》只有兩個角色,又是在廢墟中,似乎全世界就只剩下了男主和女主
它是一個機器人,有一個指令:服務于人類。它無法在一個人前保持沉默,因為它的程序是為大眾而設計,它的話語適用于在人群之間,而在一個人前,它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將目標選定為他。它沒有自我學習程序,這使它一次又一次摔倒。它很廉價,這使得它無法流淚。它甚至毫無用處,連自己最珍貴的“耶拿”也無法修理,哪怕是一個燈泡也不會更換。它沒有審美,以至于它手中的花束又爛又丑。它無戒備之心,以至于它隨時會觸碰陷阱毀掉自己。它非常死板,就連戰(zhàn)斗機器人都懂的隨機應變它也不會,甚至不會在武器前逃避。它無法違抗程序,即使身處末日也毫無危機感。因為這些,你可以煩它。
她是一個孩子,有一個愿望:服務于人類。她無法保持沉默,因為她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而在一個人前,她則可以更加細心的去關心顧客。她笨拙,一次又一次摔倒,一次又一次提醒不相識的他。她無法流淚,但流淚則成了這個孩子的奢望,不為哭泣,而是幸福。她無法修理自己最親近的朋友“耶拿”,但她心中的純真使得她相信,“耶拿”一定會有人來修理。她知道何為感激
“星之夢”口碑不衰的動畫片 KEY社廚的菜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