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看這部電影,首先是因為題材吸引人。至少在現(xiàn)實中,還沒用聽說過類似電影中的這種大規(guī)模的“分手公司”。對于主角如何巧妙地處理分手這種棘手問題,在觀賞之前是充滿了好奇心的。
不過,整部電影并沒有太多有關”專家“談話內容的描寫,因此”?!霸诤翁幉幻饬钊松?。電影開頭主角自白到:”我的工作就像郵遞員;但我的優(yōu)勢在于第一時間提供心理援助“。可是旅程中的兩個重要案件,主角無一不是狼狽不堪,應變能力不足。唯一憑主角實力成功的案例(教堂篇),也完全是硬碰硬的強取,看不出技術含量,更談何”心理援助“?無法塑造一個逼真的主角,細節(jié)不足,劇本上是一個減分因素。
相比起工作內容難以令人信服,主角在旅途中對于自己以及自己從事的工作的反思,可能更是硬傷。其實幫助他人分手這件事,本身是較為中立的。缺乏深入了解便拆散情侶、家庭固然不足取,但也有些情況能體現(xiàn)出這份工作的積極層面。懂得負責,向往美好愛情,與幫助他人和平分手并不矛盾。核心主題難以信服,也可一窺整部電影的層次,以及劇本水平。
但排除上面的缺陷
開頭那個浪漫邂逅很驚艷,男主角挺帥的(身材很棒哦!哈哈),背景音樂也蠻不錯的。除此之外沒什么亮點,都有想關掉的沖動了。直到在看到19:13分的時候我才想要寫影評的。因為我意識到那一句“我們一起把她爭取回來”后面所包含的笑料和感動。
男主那句:結束永遠是新的開始,很對。是啊,放手是一段感情結束最好的選擇。放過自己,因為睡醒一覺明天又是美好的。但顯然,這句話是矛盾的,在托托先生的身上顯現(xiàn)出來。因為他在面對分手的時候想到的不是放手而是追回,因為幸福需要自己努力尋找和改變。即便在他得知自己被綠了之后,還是無怨無悔的愛著卡蒂。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愛情會有嗎?不管有沒有,我覺得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我以為這部影片要像看一部喜劇一樣對待,可是我覺得他更像一部教育片。在告訴我們人生只要你肯努力一點,結局也許完全不同。
片中很顯然男主把自己當成了唯一一位受害者,駕照被扣之后想到的只是自己和工作。全然沒有想到托托先生剛剛失去了家庭、妻子、孩子和工作(全職爸爸)
男主身材很好,帥得不動聲色,很喜歡這一掛的美貌,但是事業(yè)上可以不要這么非黑即白嗎?
分手專家行業(yè)可以存在那么多年,擴大至如此的規(guī)模,一定是有它的市場需求存在;既然有需求,就說明有的愛情就必須分手才對,這就是你們的目標客戶;可是你放著合伙人的錢不賺,非得搞什么愛情至上的雞湯,把自己干了兩年的事業(yè)輕易地否定和清零了,你的腦子進水了嗎?這是本劇最大的敗筆,不知最后答應和他散步的娜塔莉,知道真相后,眼淚會不會掉下來,到那時候,Paul可真是事業(yè)愛情兩手空空了。
題材并不吸引人,不過德國片看的少,就過來看一下??匆幌逻€是非常感動的。
這電影投資可能不多,拍攝水平,好像也不需要太多的難度,有些個人愛好者拍的高清也有著水平。不過這主演挺有意識,兼了這個多角色:
導演: Matthias Schweigh?fer
編劇: Matthias Schweigh?fer
主演: Matthias Schweigh?fer
之前看預告的時候還是挺期待的,今天又搜了一下百度上可以看了便點了進去,同學問我看什么,我說類似泰囧的一部片子,然后看完了發(fā)現(xiàn)他其實沒泰囧好看……
德國人的幽默確實……還是他們都笑點很高呢?看法國的喜劇就不會,馬蘇比拉米就很贊,總而言之,等。不過聽說屌絲女士也挺好的,那么看來是不是導演滴問題捏,哎,導演是個帥哥,這點就當可以原諒吧。
不過本片的溫情還是賣的挺足的,好吧,還有他們的性開放,只是我不知道片中關于蕾絲和3P的一段會不會引起女權主義者或純T的不滿,還是我太少見多怪了?阿歐,好像透露了什么……
我感覺還是定位不準吧,喜劇的節(jié)奏有些慢,其實本片還是有許多經(jīng)典搞笑場景的,只是可能為了體現(xiàn)溫情所以把片子的節(jié)奏放慢,只是溫情方面的催淚彈又不太足,其實是一部和心靈捕手類似了一樣好的題材,只是他沒有拍出來那樣的感覺,更不用說超越了。
還是很喜歡這個故事的,當她對他說:他不讓別人進入他的世界,就不用離去時悲傷,真的是很有同感。我多么愛你,便也會多么怕你,所以,事先定好規(guī)矩,不讓你們越過界限就好了。
分手專家:現(xiàn)象級!“一路驚心”的幸福尋找旅途。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2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