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時期可以談的東西很多,這里發(fā)散聯想幾個看的時候想到的事情。(作者背景:美術老師,藝術治療/心理咨詢在讀)
1. 中國藝考和藍色時期里的藝考
雖然我不是中國藝考生但是輔導了也見了很多中國藝考生,相比藍色時期里這種向內生長的需求,中國藝考確實是有非常多的外在要求,需要達成非常具體的顏色、構圖、光影關系來獲得高分,或者說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高分。這里的藝考和表現欲,想法,獨特的解題方式要更加息息相關。這兩點幾乎經常是矛盾的
2022年02月20日 01:28在盜版網站連續(xù)追完12集,寫下的劇評。
第一次聽到《藍色時期》這個名字是因為《群青》,歌詞旋律演唱都很戳中我。愛屋及烏,對《藍色時期》提起了興趣,也斥巨資(300++)買了正版的漫畫。只是礙于材料狗的工作一直沒有看。結果在盜版網站追完了動漫。
動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刻畫角色讓人印象深刻,劇評發(fā)展也有熱血番的理所當然,成長軌跡在劇中沒有體現,心路歷程、角色成長過快,沒有代入感。但看到有人為了夢想拼盡全力,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很有感觸真的!說大師有什么厲害的,我也能畫成那樣。說大家都是根據它的歷史背景,畫家,以及網上的評論統(tǒng)一了所有欣賞者的評價標準。藝考全過程呈現在我眼前,一開始也是高二決定去集訓,慢慢發(fā)現藝術真好,哪怕我沒有主角那么有天賦,也是狠狠努力過了。經歷的一切很有共鳴,看到好看的畫很感動,畫不出來很急,這個過程也是發(fā)現自我,接納自我的過程。看畫展,臨摹寫生,???,打分,背著畫板畫具提著顏料…都是第一次,新鮮勁過去了發(fā)現差距好大,理想我還很遙遠,咬牙堅持了幾個月時間,把我能做的都做了
動漫里表現出了很多能讓我感同身受的無奈,選擇藝考的人很多,努力的人很多,看到櫻庭同學已經考了三年都落榜,最后無奈被生活打敗,打算去書店打工,還有鲇川的生活經歷,本身是男扮女裝的雙性戀,但因此常在公布自己的性別后遭到拒絕,留下許多情傷,家人也不認同他的舉止。唯有小時候教他日本畫的奶奶支持他的一切,為了不辜負唯一肯定自己的奶奶,所以逼迫自己繼續(xù)走日本畫科,最后陷入自暴自棄。初試時直接在畫布上畫個大大的“×”,表示棄權,之后還去當了陪酒女,雖然主角得知此事后打過電話慰問
藍色時期(內含劇透)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2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