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的處女作
片子充滿歡快的氛圍, 人物沒有品行惡劣的人,都是真善美的人們。
從女主到孩子到姑婆,從男主到小胖到火旺,再到男主女主的長輩們,
幾個情節(jié)給輕松的片子增添了不少樂開懷:
1. 鳳飛飛到鄉(xiāng)下和姑婆飛跑相擁的時候, 影片利用畫面,以為是姑婆是個老頭,一直納悶,直到后來鳳飛飛拐彎, 老頭是保住了一只鵝什么的。
2. 田地里面孩子們仍泥巴,發(fā)現(xiàn)仍到大剛他們的時候,驟然安靜之后,原以為善良的文文會說對不起,殊不知一聲: 跑!情節(jié)的急轉,帶來瞬間詫異,然后是狂笑。
3. 大剛大鬧慈善晚宴之后。出現(xiàn)了兩人穿著西服,拿著手槍在山坡對決的橋段。在那個年代,安排這樣的橋段,觀眾會覺得導演挺有意思,但在今天看來這個橋段安排的有點突兀,因為這種有著承上啟下作用橋段只出現(xiàn)了一次。原諒這是處女作。
侯導的處女作,就很注意畫面的顏色搭配
文文的黃色汽車、大剛的橘紅色電動車,文文的衣服和帽子。 文文和大剛在鄉(xiāng)間約會的衣服,藍紅條紋和藍白T恤,情侶色,自行車的黃色、阿婆的紅色外套等等。
最值得一說的是刻在樹上的字
一是因為童年,一是因為侯孝賢,看了這部片子?;旧弦饬现械膱A滿和虛假,當然這個虛假的意思等于是童話。
不過里邊一些細節(jié)還是有大導演的影子了:關于修路那一段,跟冬冬的假期有點那么相似,按侯導的說法應該是對童年的描述吧,一些喜劇的橋段也不太落俗套。鐘鎮(zhèn)濤也很帥,鳳飛飛歌唱得不錯,讓我想起小時候樹蔭下,木窗格子里面,傳出來咿咿呀呀的錄音機,那個錄音機一定還被一張白色的,有挑花的布蓋著。
經濟婚姻。奉父母之命,作秀。
鳳飛飛一般,鐘鎮(zhèn)濤啊B如同當時的成龍的造型。還推薦新人齊秦。
有空就朝美女發(fā)出怪叫and the招手。
他們都喜歡把鞋子脫掉散熱。
每個人都有動物園對應的一個動物。
女孩子的錄音不錯,還能預料到父親去撥電話。
鄉(xiāng)下人抗拆遷,小孩子咬拆遷隊的一口。鄉(xiāng)下風俗不錯?!澳悴挥媒榻B你,我不用介紹我,年輕的朋友在一起啊,比什么都快樂。溜溜的她喲,她悠我悠,心啊一個嘿嘿嘿”,仿佛MTV一樣。
女人上樹看《京華煙云》
心情好的時候誰都想擁抱
適合那個時候比較矜持的人看,現(xiàn)在的人看了反而覺得老土,但還是純真的?!?a href="/archives/id-62843.html">山楂樹之戀》也不過是要造成這種效果呢。
“我是獨生子”“哇,那你一定好累哦”
第42分鐘他們圍繞著一棵開叉的樹跑的時候 ,女人的吟笑聲似乎很淫蕩,跟老版《西游記》里面的女妖笑聲一樣,估計那時候的配音技術是一樣的。
配樂的幾首流行歌曲都很不錯,舒暢。
姑婆的感情觀很先進“只要快樂就夠了,我們不能奢求太多”。大剛,文綺。那時的臺妹還是穿戴比較時尚的。
唆使小孩問小姐的電話。
認錯人真麻煩,“嘻嘻
昨天看了《風兒踢踏踩》,現(xiàn)在又把這部《就是溜溜的她》看完
總體感覺劇情較之為好,喜劇味濃重,可知主題歌為何流傳之廣
BUT鳳飛飛和導演的表現(xiàn)比較起來不甚佳良,畢竟是前一部作品嘛
不過兩者的音樂,以及導演所描繪的景色和人物,跟鳳飛飛的表演所流露出的清新、灑脫、美麗,都讓我動心
看完電影,搜索《就是溜溜的她》歌曲,居然寫著的是齊秦演唱,聽過后知道就是電影里的版本,感嘆時光的神奇,感懷時光的逝去
不懂電影評論,也不懂構圖色彩,看過電影不多,但是想從頭來認認真真看電影。
因為馬守則老師和其他喜歡的人很多都喜歡侯孝賢的電影,于是找齊了侯孝賢導演的所有電影資源,開始第一部1980《就是溜溜的她》。
劇情發(fā)展現(xiàn)在看來俗,但是在那個年代竟提及同性戀也是很大膽的想法。
演員服裝放在現(xiàn)在來看很多也是fashion,哈哈,輪回轉,男演員的發(fā)型也是一下就讓人進入了八十年代。
出走到姑婆家里,和孩子們一起玩耍,是否可以理解為初心呢,拋開經濟聯(lián)姻父母之命,和小朋友在一起不管做什么都是發(fā)自內心的開心沒有那些城市里的煩惱。
姑婆說 快樂就夠了,我們不能奢求太多。現(xiàn)在的人有幾個能有這樣的認識呢?
大剛找文文的決心、耐心和毅力,點了我一下,恩這是真愛才會做的事情,無論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大剛的想象那段,和文文的未婚夫互相殘殺,突然一下進來沒反應過來,但是卻也詼諧幽默也為后來大剛要和未婚夫做朋友孤立文文做好了鋪墊。
大剛的這一做法成功的讓其未婚夫做出了真實的讓步,是我料想不到的方法
確切說,“侯孝賢”這三個字是我選擇觀看《就是溜溜的她》的理由,雖然我知道在這部影片里還見不到他以后成型的風格。師姐選擇觀看它的原因是喜歡鳳飛飛,在那個時代她的歌聲的確征服了臺灣島。最后的結果是她非常滿意,我感覺還成。
1980年,臺灣新電影運動尚未啟動,那時占據(jù)臺灣電影市場的正是瓊瑤電影的煙雨蒙蒙。而三年后林青霞出走,瓊瑤浪漫愛情電影終于被臺灣新電影運動正式擊退,那之后的臺灣電影才有了多數(shù)人熟悉的楊德昌、侯孝賢。
《就是溜溜的她》則是侯孝賢執(zhí)導的第一部作品,顯然它在無形中已經被劃歸為不必收藏的門類,屬于此列的還有《風兒踢踏踩》、《在那河畔青草青》、《尼羅河的女兒》。前幾部屬于早期作品可以原諒,《尼羅河的女兒》則是有失水準之作。然而在極度發(fā)熱的支持者看來這些都是無謂的評說,只要是打著老侯標簽的電影都值得一看,至于再三觀看則是另一番事情。
我至今不會忘記第一次看到《光陰的故事》的激動,而別人回了句:你不覺得里面的人很傻很土么?至今打下這幾個字依然是刺耳得不行。當有人說張藝謀“土”
“就是溜溜的她”1980年度佳片,過去的侯孝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mmedi.cn/archives/id-30708.html